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着我国政府和我国人民对保护环境的重视,城镇中现已广泛禁止采用中、小型燃煤锅炉供热。在严寒地区,除集中供热的形式之外,其它供热形式的发展都受到各种原因的限制。现急需开发新的代替燃煤锅炉的供热形式。近年来,随着地源热泵技术的发展,其清洁、节能等优点被得到广泛的认可,地源热泵系统也在全国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地源热泵系统的开发、利用和推广是关系到我国经济的发展和能源的可持续利用的一件大事。许多高校、科研机构以及热泵生产厂商对地源热泵的传热机理、地埋管换热器在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和广泛的研究[2]。地源热泵系统在北美和欧洲广泛的传播,因为其比空气源热泵系统效率更高。现在全球各地已安装了50万单位的地源热泵[3],并且每年还以极大的速度在增长。据统计,地源热泵系统在生命周期里排放的二氧化碳量是传统的燃油锅炉系统的一半,甚至更少。地源热泵不需要锅炉、不提供燃料、废水废气的排放量也比传统空调设备排放量少、噪声低、日常运行费用低。因此,地源热泵技术被称为21世纪的“绿色空调技术”。地源热泵系统是利用大地(土壤、地下水、地层)作为冷热源。冬季通过热泵把大地中热源提取并将其温度升高再供给建筑物采暖;夏季通过热泵把建筑物热量传给大地,是一种利用可再生能源的即可供冷也可供热的新型中央空调系统。吉林省作为我国北方地区的大省,冬季漫长、寒冷,所以冬季采暖成为建筑能耗中的主要部分,占建筑总能耗的70%左右。在中国城镇建筑能耗和单位面积能耗排名中,吉林省建筑能耗排名第九,单位面积能耗更是名列首位。现阶段,地源热泵系统主要运用在冬暖夏热地区,如果在严寒地区使用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而不加优化,必然会出现土壤吸排热平衡,经过若干年的运行,势必会造成土壤温度下降,降低热泵运行效率。本文利用ANSYS热分析软件,结合长春地区气象特点和地质条件及采暖和制冷情况,对U型管换热器周围土壤温度进行模拟,得到能真实反映严寒地区地下换热场的土壤温度在换热工况下的数据,希望对以后的在严寒地区运用地埋管地源热泵工作中出现的热平衡问题能起到改善和优化的作用。目的在于提出解决地埋管地源热泵在严寒地区运用吸排热不平衡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