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处于转型期的中国社会道德状况发生着很大的变化,道德滑坡、道德低效、许多传统的道德观念受到了极大的打击:人们久已习惯的道德信念、善恶标准、乃至话语方式都受到了冲击甚至颠覆,人们的道德行为和道德意识表现出了错综复杂的局面。这对道德教育是一个严峻的挑战。小学阶段是儿童发展的重要时期,良好的行为规范、道德标准为一个人日后的成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小学德育课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小学德育教科书作为课程的重要媒介,是蕴含着一定意识和价值观的产物。文章对人民教育出版社编著的九年制义务教育小学六年级《思想品德》(1993年版十一、十二册)、《思想品德》(1997年版十一、十二册)及《品德与社会》(2005年版十一、十二册)进行比较分析,透视德育教科书的价值取向,以客观中立的态度解读教科书的精华和糟粕,提出教科书价值取向的应然追求。文章在引言中介绍了问题的提出,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国内外文献综述、研究文本和研究方法等问题。全文的第二章对德育教科书的价值取向进行了理论层面的探讨,对核心概念界定分析,介绍了教科书及德育教科书的重要作用,对价值和价值取向从不同的角度予以阐述。文章认为,教科书既是意识形态的传递者,又是意识形态的塑造者,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在被社会普遍接受的知识的问题上,教科书提供了特定的意识形态的立场和依据;教科书是教育内容和实践的物质表达方式——它包含并确立了关于知识互动的特定观念和形式。这些探讨为第三章的文本分析起到了理论支撑。文章的第三章是全文的核心部分,通过文本分析法和图表法,对三个不同时期的德育教科书从人物、语言、故事结构、插图四个维度进行分析,分析发现:教科书中倡导“圣人道德”和“英雄道德”;学生偶像型重要他人的构成日趋多样化;偶像型重要他人更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教科书从封闭静态的语言表达走向学生的自我表达;从线性极端的故事情节走向开放多样化的内容呈现;从政治色彩浓厚的插图走向以学生生活为主;教科书中的城市化倾向严重。文章的第四章在第三章的分析基础上做以总结,反思了小学德育教科书价值取向的特点:教科书承载着国家认可的价值观;教科书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社会控制;教科书存在批判性思维的缺失。文章在最后提出了德育教科书价值取向的应然追求,教科书要尽量将“后喻文化”和“前喻文化”进行整合;平衡“社会本位”和“学习者本位”之间的关系;将“相对价值”和“终极价值”予以统一,对完善教科书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引导作用。文章的创新之处在于纵向的对比分析了三套不同时期的德育教科书,结合社会学的视角,从四个维度出发,探讨德育教科书中价值取向的演变,以价值的理论高度对教科书的发展提出了应然的追求,结构较为完整,但对部分问题探讨的相对浅薄,许多问题还没有理清楚,在以后的学习中,作者会更加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