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心理危机是当前教育界和社会上的一种客观存在,大学生心理危机所导致的行为异常日益引起高等学校的高度重视。研究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形成过程和原因,对顺利推进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重要意义。我们今天的生活,物质文明极大丰富,精神层面的问题却日益突出。挖掘大学生心理危机的根源,有助于防患于未然,也有助于发现问题后及时采取适当干预措施,减少人才资源的浪费。因此,深入分析和探讨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原因,并积极进行有效的预防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多数学者从主观与客观、内因与外因、社会原因与个体原因等视角对大学生心理危机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本文在总结诸多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大学生心理发展历程为主线,以大学生进入大学为界线,把心理危机的成因分前期和后期两个标段,前期分社会文化、家庭、大学生自身三个纬度,后期分大一新生、大二大三老生、大四毕业生和大学生自杀四个纬度,遵循唯物辩证法和历史唯物论的基本原则,主要通过文献阅读、调查、对比研究、理论分析等方法对大学生心理危机成因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和研究。前期因素主要运用文献阅读、调查、理论分析方法进行分析。根据研究需要,对自身因素这个纬度的分析采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应付方式问卷、卡特尔16PF量表进行,用SPSS软件包进行结果统计处理和分析。后期因素以年级为标准划分,将在校大学生分为三个阶段,加上对大学生心理危机的极端表现形式,即自杀的分析,共四个纬度主要运用对比研究法、理论分析法进行分析。本文在这部分只对引起每个年级心理危机的最具有突出性的原因进行分析,对这个年级引发心理危机的其它原因不作讨论。最后在对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原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有异于危机干预模式的教育策略。本文认为对大学生的心理危机重在预防,重在素质教育,社会、学校、家庭、大学生自身都应积极主动地进行预防。只有对大学生心理危机形成过程和原因进行深入分析,才能对其进行有效预防,才能帮助大学生顺利渡过心理危机,使大学生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