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焦虑(Anxiety)是变态情绪之一,又称心理异常。一般认为焦虑是指个体由于预期不能达到目标或者不能克服障碍的威胁,使其自尊心和自信心受挫,或使其失败感和内疚感增加而形成的紧张不安、带有恐惧感的情绪状态(Wang & Wan 2001)。但是Rachman却指出,焦虑是“对具有威胁性的、模糊的事物的一种紧张预期;一种不安的担忧情绪,是一种与恐惧紧密联系的负面情感,以至于这两个术语常常被互换使用”(1998:28)。当然,他同时也指出,焦虑不等同于恐惧。虽然,恐惧也是一种紧张与不快预期的结合,可它却是对某一特定的、可感知的危险—一种可以识别的威胁的情绪反应。焦虑研究在上个世纪的后半期受到众多心理学家、社会学家和教育学家的重视,因为在那样一个社会里,所有的人们都承受着或多或少的压力,都不同程度地感受到焦虑的存在与它的影响。 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二语(外语)习得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对这一领域的研究也取得了极大的进步。大量关于情感因素与外语习得关系的研究认为焦虑是最重要的情感因素之一,而语言焦虑是一种对于语言学习而言的特定的复杂心理现象(Stern 1983;Gardner 1985;Steinberg & Horwitz 1986;Young 1992)。然而,直接针对外语学习焦虑的研究却极为有限。Horwitz及其同伴(1986)将之前研究的这一不完整性归咎于缺乏一个可靠而有效的针对外语学习焦虑的测量工具。他们将外语学习焦虑定义为“一个与课堂学习有关的、在这门语言的学习过程中产生的显著的自我知觉、信念和情感情结”(1986:128)。 Horwitz等(1986)借助于与德克萨斯大学学习外语课程的大学生的合作,设计了外语学习课堂焦虑量表(FLCAS)以期能满足对于测量外语学习焦虑的具体需要。这一量表一问世就引起了大量学者和研究者的广泛关注。这一量表包括三个维度,即:交际畏惧、考试焦虑和负评价恐惧。很多学者和研究者已经从不同的角度,比如,该量表的信度、效度及其理论构成等,进行了广泛的研究(Horwitz 986;Aida1994;Ganschow& Sparks 1996)。遗憾的是,这样一个在西方有广泛影响 的量表,在国内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我国是一个拥有世界最多外语学习者的国度,因此,讨论如何应对学习者的外语学习焦虑问题就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鉴于这一点,本研究采用了外语学习课堂焦虑量表(FLCAS)的理论模式来探讨中国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英语学习焦虑问题。基于外语学习焦虑会对外语学习产生影响的假设,本论文旨在回答如下问题:()中国大学生在其英语学习中是否经历焦虑?(2)被试的焦虑水平是否受其性别的影响?()被试的焦虑水平是否受其专业的影响?(4)被试的焦虑水平是否受其受教育程度的影响? 虽然,长期以来许多学者、研究者、普通教师和学生都认为不同性别。不同专业、不同教育程度的被试,在这一量表的各个雏度,即交际畏惧、考试焦虑和负评价恐惧,应存在显著性差异,研究结果却未发现有显著的差异存在*气370,p>刀05)。 通过对于以上问题的考察,我们进一步对学生英语学习焦虑的应对方式作出了研究。笔者认为这是这篇论文的主要贡献之一。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应对被看成一个适应过程;而七十年代被看成一种行为;八十年代被认为是认知活动与行为的整合(Xiang 2001人现在,研究者们持有相似的看法,大都认为应对是个体在面临紧急情况时用以减少压力和伤害的认知与行为努力。应对对于减少和适应环境压力、保持身心健康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Wei&Tang 996入 很多研究者认为应对是一种对于造成紧急情况和对所出现的紧急情况的环境的控制与改变的价值评价,也是一种用以减小出于紧急情况而导致的情绪反应的认知活动和行为(Zeidner&Endler 1996)。有心理学家甚至认为现代人的疾病一半以上都或多或少与应对紧急情况有关,因为应对作为紧急情况与健康状况之间的媒介,对于保持人的身心健康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有研究表明,如果某一个体处于紧急情况之下,又缺乏社会的支持与有效的应对方式的话,其心理损伤率高达43.3%,为常人的两倍。 国内外许多研究者曾致力于应对的研究。但具体针对焦虑的应对研究并不多见,尤其是在中国此类研究就更少。因而,针对英语学习焦虑的应对在国内还无人作过此项调查和研究。所以,本文作者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中国大学生的焦虑应对方式进行了探索性研究。该问卷是结合作者在教学实践中对于该问题的思考,咨询部分外语教学专家和教学第一线的教师,并参阅相关文献而构建的,具有相当的信度和效度。该问卷从解决问题、求助和回避方式三个维度设计题项,着重考察了性别、专业和教育水平对于被试的焦虑应对方式的影响。通过对调查结果的统计分析,笔者发现被试在上述各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存在。这一结果证明了经验论假设的失真性。至于为什么会出现此种情况,笔者将在以后的进一步研究中逐步验证这一结论。本文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六部分: 第一章简述了本论文的研究价值和目的,说明了这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