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六大提出全民奔小康的目标,必将加速西部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和城镇化进程。形势的需要必将带来小城镇的快速发展,“村镇”作为小城镇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解决“三农”问题和推进城镇化进程中的作用将越来越重要。我国是一个农村大国,三分之二以上的人口在农村,十三亿人民中就有九亿是农民,要全面建设小康,改善村镇居民的居住环境显得尤为当务之急。
作为保障居住区广大居民日常生活的重要物质设施,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数量和质量不仅直接影响到居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方式,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并影响到社会的文明程度,是关系社会整体功能的重要因素。通过对陕西地区村镇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状况的调研,笔者对现行的公共服务设施体系研究的理论、方法和过程进行思考。在此基础上,利用归纳、分析并使用比较的方法,以小康标准及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的角度为出发点,运用动态的、发展的观点,并借鉴其它学科如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及地理学等学科,演绎和归纳,总结和拓展,理论联系实际等理论,制定出村镇小康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体系,试图为新形势下陕西村镇小康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建设与管理提供一个科学的依据与规范。
本文首先概述了国外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的发展历程以及国内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的研究成果;接着,阐述村镇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现状,并剖析了影响的根本原因在于经济体制的变化、人口结构的变化、生活需求的变化及相关的法规制度不健全;然后,通过村镇小康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项目配置的民意测验及分析,考虑陕西地区村镇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的居民需求及其发展趋势,以小康的标准,探讨村镇小康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项目配置表;在此基础上,以社会经济发展计划为依据,应用规划的理论知识,结合陕西地区村镇居住区的现状,探讨村镇小康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布局原则与方法;本文最后,以陕西地区村镇小康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配套项目及公共服务设施布局原则与方法为前提,利用目前公共服务设施定额指标的计算方法或者结合调研、分析、归纳及总结,制定陕西地区村镇小康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定额指标。这一项目的完成将对西部地区的村镇居住区建设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具有较大的应用前景和理论价值,有利于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建设的科学合理进行,对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起到重大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