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时代文化的变化总会导致对沈从文创作的重新解读,对沈从文的重新认识.本文梳理了当代文学史对沈从文由回避到发现、再到某种新的遮蔽的历史线索.这一独特的文学现象背后,掩藏着对一时代文学与社会关系的认识.在现当代文学史发展过程中,1940年代是一个具有转折意义的时期.知识分子在选择文化、思想乃至政治立场时,开始分道扬镳.要想解释清楚沈从文在现当代文学史上的意义,1940年代的沈从文是一个考察的关键.本文认为,沈从文是中国一类独特的知识分子,他们更多的经验来自他们的生活实践.五四这个契机又让他看到了思想文化改造族群、挽救道德和政治危亡的可能.于是他和诸多游学有据、思想教养界不同的另一大批同时代人一样,都踏上了知识分子的道路.1940年代的内战对五四知识分子传统的破坏,很多知识分子重新选择道路的心路历程,不像后来文学史家描述的那样不动声色.1940年代后,文学的任务变成了为新制度的合法性做出说明,作家被要求改造思想变成革命的一部分.沈从文在此之后几乎没有文学作品问世,他选择了"不写"——放弃写作,转入了文物研究.这样的选择到底有什么意义?知识分子在那样一种环境下,有没有可能继续坚持文学这个岗位?这些问题都是本文想要试图解释的.研究沈从文在1940年代的选择,最终目的在透过一个案,探究中国知识分子的生存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