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本文以冰糖草全草为研究对象,利用多种分离技术,对该植物中的二萜类化合物进行分离,并对其降糖活性进行研究。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检测法,研究分离所得二萜类化合物对Hep G2细胞糖消耗的影响,采用噻唑蓝(MTT)分析法检测所得二萜类化合物对棕榈酸(PA)诱导的MIN-6细胞损伤后细胞活力的影响以及基于网络药理学研究冰糖草二萜类成分抗糖尿病作用机制。通过上述研究,为冰糖草二萜对Hep G2细胞糖消耗的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文以冰糖草全草为研究对象,利用多种分离技术,对该植物中的二萜类化合物进行分离,并对其降糖活性进行研究。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检测法,研究分离所得二萜类化合物对Hep G2细胞糖消耗的影响,采用噻唑蓝(MTT)分析法检测所得二萜类化合物对棕榈酸(PA)诱导的MIN-6细胞损伤后细胞活力的影响以及基于网络药理学研究冰糖草二萜类成分抗糖尿病作用机制。通过上述研究,为冰糖草二萜对Hep G2细胞糖消耗的影响、对MIN-6细胞损伤后活力的影响及冰糖草二萜作用于糖尿病的可能靶蛋白提供参考。方法:1、用85%的乙醇水溶液对冰糖草全草进行回流提取,提取液减压浓缩至无醇味,用水溶解提取液,石油醚萃取除去脂溶性成分,继而母液采用二氯甲烷萃取,回收下层有机相,减压加热蒸去二氯甲烷,得到二氯甲烷萃取浸膏。利用色谱学方法,如硅胶柱色谱(CC)、凝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和液相色谱(HPLC)等对二氯甲烷萃取部位进行分离。根据化合物的波谱学数据(HR-ESI-MS、1D NMR、2D NMR)等对分离出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2、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检测冰糖草二萜类化合物对Hep G2细胞糖消耗的影响。3、采用MTT分析法,检测冰糖草二萜类化合物对棕榈酸钠(PA)诱导MIN-6细胞损伤后细胞活力的影响。4、基于网络药理学,研究冰糖草二萜类化学成分抗糖尿病作用机制。结果:1、从冰糖草全草中分离并鉴定了12个二萜类成分,分别鉴定为:Scoparicol A(1)、Scoparicol B(2)、Scopadulcic acid D(3)、Scoparic acid E(4)、Scopadulcic acid E(5)、Iso-dulcinol(6)、Scopadulcic acid C(7)、Dulcidiol(8)、Scopadulciol/Dulcinol(9)、Scoparic acid B(10)、Scopadulcic acid B(11)、Scoparic acid C(12)。其中5个化合物(1-5)为未见文献报道的新化合物。2、本文测试了化合物6、7、9、10、11对Hep G2细胞的葡萄糖消耗的影响。结果表明化合物7可以增加Hep G2细胞的葡萄糖消耗量。3、本文测试了化合物3、4、6、7、9、10、11对PA诱导MIN-6细胞损伤后细胞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模型组的细胞活力(34.48±0.82)%相比,当化合物浓度为25μmol/L时,3、6、7及10可提高MIN-6细胞的细胞活力,细胞活力分别为(41.31±3.64)%、(40.17±3.48)%、(40.64±2.92)%、(39.79±6.78)%,当化合物浓度为50μmol/L时,化合物7、10可显著提高MIN-6细胞的细胞活力,细胞活力分别为(45.74±1.50)%、(42.47±2.60)%。而其余化合物不具有提高MIN-6细胞活力的效果。4、研究表明PIK3CA、TNF、MAPK1、TP53为冰糖草二萜类成分作用于糖尿病的核心靶点蛋白。结论:1、从冰糖草全草中分离得到12个二萜类化合物,其中5个为新化合物。2、化合物7具有促进Hep G2细胞糖消耗的作用。3、化合物浓度为25μmol/L时,3、6、7及10可提高由PA诱导的MIN-6细胞损伤后的细胞活力;化合物浓度为50μmol/L时,7和10可显著提高由PA诱导的MIN-6细胞损伤后的细胞活力。4、PIK3CA、TNF、MAPK1、TP53是冰糖草二萜类成分作用于糖尿病的核心靶点蛋白。
其他文献
青椒果实作为一种典型的冷敏型果蔬,其在低温贮藏及冷链运输中必然面临冷害的问题。发生冷害之后的青椒果实的商品性、可食用性及经济型均出现不同程度的降低。短时热处理方式有着安全、高效、无污染、操作简便等优点,因此本试验研究适合冷藏青椒果实贮前短时热处理条件,并探究不同的短时热处理条件下各组青椒果实在冷藏期间贮藏品质、活性氧代谢及ASA-GSH(抗坏血酸-谷胱甘肽)循环等一系列系统的变化情况,进一步探讨冷
本研究以国槐(Sophora japonica L.)种子为研究材料,对发育各阶段种子外观、吸水曲线、发芽情况进行研究,观察种皮结构的发育和种子内水分空间及相态变化。同时还研究了成熟种子种皮吸水前后的变化,确定种子吸水位点、吸水路径和种子内水分的相态变化。该研究旨在为揭示国槐种子硬实性的形成和吸水机制,主要结果如下:1、发育过程中,果皮和种子的含水量不断下降,荚果由翠绿色变为黄褐色且逐渐成念珠状,
近几年来,全球气候变化造成的降水格局改变等问题越来越严峻,已经引起全世界的广泛关注。降水量变化会对区域生态系统碳循环过程产生一定影响,而且会导致土壤含水量发生变化,进而会影响地表植被的生长以及土壤微生物的活性,并对森林生态系统的造成间接影响。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中森林凋落物对森林与外界的养分循环和能量流动有重要的作用,是植物碳库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维持全球范围内碳平衡的重要环节。为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混凝土材料的使用量与日俱增,对砂石等天然材料的需求也不断增加。同时,越来越多的混凝土建筑物因功能无法满足使用需求或者达到使用年限而拆除,产生了大量的建筑废料。建筑废料粗放式处理不仅造成资源浪费,还对生态环境造成了污染。将建筑废料回收,作为再生骨料用于生产再生混凝土是解决资源短缺问题和处理环境污染问题的两全方法,引起了工程界的广泛关注。为了研究再生混凝土的力学行
高等植物的生殖发育是一个非常复杂且精妙的过程,探索其生长发育特征及分子调控机制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作为典型的模式植物,具备生长周期短、基因组小、基因背景清楚、基因高度纯合且易获得各种缺陷表型突变体等优势,成为研究植物生长发育规律及分子调控机制的理想材料。本研究以胚胎和胚乳发育异常的4个突变体(275-3、350、535-1和578-1)以及1个
以玉米秸秆为代表的木质纤维原料被认为是“被忽视的资源”,作为重要的生物质能源,却以不科学的方式处理,造成了环境和经济的双重损失。通过酿酒酵母等微生物的发酵可以利用秸秆中的碳水化合物生成乙醇,而乙醇燃料因为其环保,可再生的优点被视为液体燃料最理想的替代品,具有很广阔的发展前景。但在秸秆糖化的过程中,需要进行一定的预处理以破坏纤维素的结晶结构和木质素的保护屏障,但这些预处理过程会产生一系列影响细胞生长
为了系统评估水黄皮-根瘤菌共生体系原位修复钒钛磁铁矿尾矿土壤的效率及修复过程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动态变化规律,本研究以攀枝花钒钛磁铁矿尾矿库上生长不同年限(修复前、修复1年、修复2年)的水黄皮植株及其根际土壤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修复年限水黄皮的生长状况、氮含量、重金属的富集转移量分析不同修复时间段的水黄皮-根瘤菌共生体系对重金属的修复效率;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水黄皮根际土壤中16S r RNA基
随着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机器视觉技术在工业生产方面的应用不断深入。机器视觉技术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的无损检测技术,该技术在工业产品质量检测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现代制造业在工业生产效率和质量检测方面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机器视觉技术在工业检测中,最难以解决的是获取高质量的工业产品图像。其中,最关键的核心技术是图像的预处理效果。为此,提出一种显著特征的标记图像降噪方法。该方法主要针对
类胡萝卜素作为维生素A的前体,可以清除自由基,预防癌症,保护人体免疫系统。许多粮食作物仅含有少量的类胡萝卜素,而且类胡萝卜素作为脂溶性物质,当单纯摄入主粮作物时吸收率较低,食物中的油脂对类胡萝卜素的吸收具有显著的协同作用,所以提高油料作物的类胡萝卜素含量,可以有效提高人体对类胡萝卜素的摄取量。甘蓝型油菜作为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在以往油菜品质改良中,以低芥酸和低硫苷的双低油菜为主,然而随着人们需求的
水文测验通过观测水文要素为水利建设、防汛抗旱、水资源管理提供依据,铅鱼缆道测流是水文测验中重要的项目。在测流过程中,河流漂浮异物冲撞铅鱼及其悬挂的流速仪会导致流速仪损坏,严重时异物缠绕致使承载铅鱼的缆道坍塌。河流漂浮异物严重干扰水文测验的正常工作,造成测验设施损毁,甚至危及工作人员安全,因此检测河流漂浮异物和判断异物威胁等级并在铅鱼缆道测流过程中预警和进行避障,保障测流工作安全可靠具有重要意义。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