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睡眠障碍简表(Sleep Disturbance Short-Form,SDSF)在住院肿瘤患者中应用的信度及效度。方法:第一部分:入组227例临床相关专业的大学生,使用SDSF对其睡眠障碍程度进行测试,间隔一周后再进行一次测试。第二部分:选取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15例肿瘤患者,其中头颈部肿瘤组129例,其他肿瘤组86例,使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 Sleep Quality Index,PSQI)量表及SDSF评估患者治疗过程的睡眠情况。第三部分:入组39例初治同步放化疗的鼻咽癌患者,39例患者在进行调强放疗过程中均使用PSQI量表及SDSF进行睡眠评估。有30例患者在放疗前、后使用动态心电图记录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结果:第一部分:正常人SDSF得分第1周、第2周均值分别为48.43±6.19、48.16±6.96。运用Cronbachα值、用重测相关系数、探索性因子分析评价和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统计学评估。SDSF在评估正常人睡眠中具有良好的结构效度、内部一致性及重测信度。第二部分:住院肿瘤患者PSQI得分中,头颈部肿瘤组总分为8.87±3.52,明显高于其他肿瘤组总分7.02±3.69(P<0.05)。运用Cronbachα值、用重测相关系数、探索性因子分析评价和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统计学评估。SDSF在评估住院肿瘤患者睡眠中具有良好的结构效度、效标效度、内部一致性及重测信度。第三部分:鼻咽癌患者PSQI、SDSF总分放疗后较放疗前增高(P<0.05),且睡眠障碍程度随放疗进度逐渐增高(P<0.05);放疗后低频LF和总功率TP较放疗前降低,差异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SDSF在正常人及住院肿瘤患者中具有良好的结构效度、内部一致性,重测信度、效标效度,可将SDSF用于评估正常人及住院肿瘤患者睡眠障碍。与放疗前相比,鼻咽癌患者调强放疗过程中及放疗后均可出现睡眠质量改变,自主神经功能较前增高。SDSF适用于住院肿瘤患者的睡眠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