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的研究内容为汉语言说动词“说”和“说”类话语标记的语法化。汉语中“说”是使用频率最高的言说动词,“说”类话语标记是口语中使用频率最高的话语标记种类之一,深入研究它们的演变过程和发展特点,细致刻画同一语言形式在不同阶段的历时变化,梳理各义项之间的内部联系,有助于深化对言说动词及相关话语标记语法化现象的认识。文中多种理论框架和研究视角的引入,特别是语义地图的运用,能为此类研究提供新颖的视角,更加全面深入地描写和解释言说动词“说”和“说”类话语标记的性质特征、语义分布、语用功能、语法化路径、动因机制等问题。本文共分七章,绪论和结论各一章,主体部分五章。第一章为绪论。以“两个三角”、语法化、会话分析和语言类型学相关理论为指导,明确本文研究目标,确定研究对象及范围,说明研究方法及相关语料来源。第二章介绍多重研究视角下言说动词“说”及“说”类话语标记的研究成果。句法语义视角下的研究多注重“说”的语音、义项、搭配和后接成分等方面的考察,较少分析“说”在不同时期的语义分布与演变情况、语法化视角下的历时发展过程、演变路径、动因机制等方面的状况。“说”类话语标记研究主要关注共时平面上不同类型话语标记的语用功能,虽然成果较之以往日益丰富,但仍然少有以发展演变过程、动因机制等方面的辨析为重点的研究。汉语方言及其他语言相关研究中虽有语言个性的考察,但系统性对比分析较少,无法深入揭示语言现象背后的共性规律。第三章分5个阶段细致描写“说”的语义分布特征。两千多年的历时演变过程中,“说”的义项分布有较大改变。稳定不变的是包括各种具体言说行为的言说行为范畴,所占比例虽然不断变化,但始终是最稳定的核心用法。与之相反的是包括言论和论说文体的言说成果范畴,所占比例持续下降,这种趋势一直延续到现在。单独使用或与其他语素合并构成各种话语标记属于言说标记范畴,是“说”的后起用法,最早出现在元明时期,出现后一直保持上升趋势。言说标记范畴中“说”不再具有实际义,主要用于表达程序义,体现语用功能。语义地图直观呈现了“说”在不同时期的分布差异和发展演变。第四章探讨“说”的语法化路径及动因机制。根据“说”在不同时期的发展演变勾勒出四条不同的语法化路径:1.言说行为>言说成果>文体标记。2.言说义>引语>引用/传信>标句词。3.言说义>认为义>认知义>标句词/话语标记。4.言说义>话题标记>例举标记>假设标记>话语标记。促使“说”语法化的动因机制主要包括语义演变、高频使用、重新分析、转喻机制和主观化与交互主观化。演变过程中“说”发展出不同语用功能,如引语功能、引用功能、传信功能等,可充当标句词、例举标记、假设标记、话题标记、话语标记等成分。第五章以“别说”、“我说”和“你说你”为例,分析“说”类话语标记语法化过程和动因机制。话语标记“别说”由否定副词加言说动词构成的动词短语“别说”虚化而来,沿否定功能>标示异议>确认信息>提醒关注>引发阐释的路径发展,重新分析、主观性和交互主观性及去范畴化是促使其语法化的动因机制。话语标记“我说”由人称代词加言说动词构成的动词短语虚化而来,共有三条不同的语法化路径:1.言说功能>提醒告知/劝导建议。2.认知功能>求证释疑>恍悟释因>赞同表扬。3.认知功能>恍悟释因>批评指责。高频使用、重新分析和主观性是促使“我说”语法化的动因机制。再比如话语标记“你说你”由跨层结构凝结固化为话语标记,沿三条不同的语法化路径发展:1.言说功能>引发话题/转换命题>话题转换。2.言说功能>标示不满/无奈>委婉否定。3.言说功能/标示愤怒/责备>指责批评。重新分析、去范畴化、主观性和交互主观性是促使“你说你”语法化的动因机制。“说”类话语标记的语法化沿不同路径发展,受到高频使用、重新分析、去范畴化、主观性与交互主观性等动因机制的推动。第六章从跨语言角度验证言说动词“说”的语法化发展过程和路径。本章我们对不同汉语方言、少数民族语言及其他外语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言说动词“说/SAY”在汉语、方言或其他语言中均出现了语法化为引用、传信、从属、标句词等功能标记的演变,有些方言或其他语言中存在的演变在汉语中未曾出现,如语法化为原因标记、条件标记、比拟格、从属连词、目的格、语气词和情态标记。根据目前考察结果可以看到言说行为动词“说/SAY”沿五条不同的语法化路径演变。1.言说行为>言说成果>文体标记。2.言说行为>认为义>认知义>标句词/话语标记。3.a.言说行为>引语功能>传信功能>比拟格>语气词。b.言说行为>引语功能>引用功能/传信功能>标句词>从属连词>目的格/条件标记/情态标记。4.a.言说行为>话题标记>例举标记>假设标记>标句词。b.言说行为>话题标记>例举标记>假设标记>话语标记。5.言说行为>原因标记>标句词。这五条不同的语法化路径并非绝对泾渭分明、彼此错开,而是交错复杂,互有交集。同一条路径可以演化出不同结果,不同的语法化路径也可以有相同的演变结果。本文第四章的推导证实现代汉语普通话中“说”沿其中四条路径发展。汉语中“说”的语义和语用功能的不同历时发展阶段相对清晰完整,对语义地图的推衍和构建有很好的引导作用。跨语言对比分析清晰展现了言说动词“说/SAY”真值义逐渐消失,从实词逐步演化成功能词的过程,证明了跨语言视角下运用语义地图对多功能语素进行研究是科学可行的,为一词多义现象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突破口,值得进一步关注和研究。第七章是本文结语。对本文的研究内容和成果进行了总结,阐述研究方法和心得,分析研究过程中的不足,明确今后的努力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