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大样本随机对照试验的病例及相关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和归纳,进一步对平衡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进行分析,综合评价平衡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疼痛症状的改善作用。方法:对临床病例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将相关信息录入Access数据库,以总体疗效、随访期维持率、不同病程有效率、即时疗效、平均起效时间、医生疼痛评分、疼痛改善率以及SF-MPQ表作为研究指标,用统计软件Spss17.0进行统计分析,分别进行治疗前后及平衡针组与传统针组间的疗效比较。结果:1.组内疗效比较:两组的医生疼痛评分、疼痛感觉(A)、疼痛情绪(S)、疼痛总分(T)、VAS评分和现时疼痛状况PPI的各次治疗后积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说明两种疗法均能很好的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疼痛症状,疗效确切。2.总体疗效比较:平衡针组临床治愈45例,显效72例,有效19例,无效1例,临床治愈32.8%,有效率为99%;传统针组临床治愈29例,显效63例,有效43例,无效4例,临床治愈20.9%,有效率为97%。两组总体疗效和临床治愈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说明平衡针的总体疗效和临床治愈均优于传统针组。3.随访期维持率:平衡针组的维持率为95.6%,传统针组的维持率为96.4%,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种疗法均能很好的维持疗效,差异不明显。4.不同病程疗效比较:比较疗程结束即第20次治疗后的临床症状分级,病程为1个月的患者疗效无明显差异(P>0.05),病程为2~6个月、6个月~2年和2年以上的患者差异明显(P<0.05),说明平衡针对病程较长的患者疗效具有优势。5.起效时间:平衡针组经治疗一次后起效100例,占73.0%,平均起效时间为2.13±0.243次;传统针组经治疗一次后起效76例,占54.7%,平均起效时间为2.73±0.282次,两组第一次治疗后起效例数和平均起效时间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说明平衡针的即时疗效更为出色,起效更快。6.医生疼痛评分:两组在第20次治疗前第一次出现差异(P<0.05),这种差异一直持续到第2次随访,体现出平衡针在治疗后期及随访期的优势。7.疼痛改善率:两组在第1次治疗后到第4次治疗后差异明显(P<0.05),第6次治疗后到第20次治疗前,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20次治疗后及第2次随访差异明显(P<0.05)。说明平衡针改善疼痛的即时疗效和远期疗效均具有优势。8.疼痛感觉A:两组在第18次治疗后第一次出现差异(P<0.05),这种差异一直持续到第3次随访,说明平衡针对疼痛感觉的改善方面在疗程后期及随访期优势明显。9.疼痛情绪S:两组在第12次治疗后第一次体现出差异(P<0.05),在第20次治疗前后又再次体现出差异(P<0.05),说明平衡针对疼痛情绪的改善方面在疗程后期具有优势。10.疼痛总分T:两组在第18次治疗后第一次体现出差异(P<0.05),这种差异一直持续到第3次随访。说明平衡针对疼痛总分的改善在疗程后期及随访期优势明显。11.VAS评分:两组在第1次治疗后就出现了明显差异(P<0.05),同时在第14次治疗后、第18次治疗后、第20次治疗前后以及3次随访均有明显差异(P<0.05)。说明平衡针对VAS评分的改善既有明显的即时效果,又在疗程中后期及随访期体现出明显优势。12.现时疼痛状况PPI:两组在第18次治疗后、第20次治疗前后以及第2次随访差异明显(P<0.05)。说明平衡针对现时疼痛状况的改善方面在疗程后期具有优势。结论:1.平衡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确切,与传统针刺相比优势明显。病程在2个月以上的疗效更为突出。2.平衡针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疼痛症状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即时效果明显,起效时间早于传统针刺。3.平衡针的镇痛作用能够很好的维持,在远期疗效上也具有一定优势。4.平衡针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镇痛作用是综合的,既对疼痛程度有所改善,也能改善疼痛感觉及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