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可持续交通是建立在可持续发展理念基础上的。由于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的
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社会经济系统中对自然资源具有高度的依赖性和消耗性、对环境与生
态有着重大影响的一个子系统,可持续交通因而成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中一个重要组
成部分,成为当今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课题。
可持续发展的引入使得交通运输的建设与发展有了崭新、丰富的内涵,也对交通运输发
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与此同时,高速磁浮的意义与作用也要从可持续交通的角度来
加以认识和评价。论文探讨了可持续交通的概念、内涵和特点,给出了可持续交通明确的定
义。可持续交通的内涵包括经济与财务可持续、社会可持续、环境与生态可持续三个方面。
其中经济与财务可持续是可持续交通的核心所在,社会的可持续是可持续交通发展的目标,
环境与生态的可持续则是实现可持续交通的根本保证。
事实上,交通运输对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依赖和影响及其严重性在很大程度取决于运
输结构,也即是取决于各种运输方式的构成比例。不可持续型的运输结构带来的是资源环境
的失调(加剧了环境污染、带来了石油、土地等不可再生自然资源的过度消耗和大量的占用、
引发了交通拥堵、交通安全等等问题),与之相反,可持续型的运输结构则有助于减轻交通
运输活动所带来的资源环境负面影响。运输结构的优化是可持续交通的必然要求。论文以可
持续交通为基本背景,指出建立环境友好、资源节约型交通运输体系是我国交通运输体系战
略选择的目标型式。给出了基于可持续交通的运输结构合理化的判定标准。重点研究实现合
理的运输结构所需的制度条件:与交通运输的外部性有关的外部制度环境以及与运输管理体
制相关的内部制度激励。论文从内、外部两个方面入手对运输结构及其相关的制度问题进行
了较为系统与全面的研究,并提出了具体措施和政策建议。
论文运用系统科学的方法,针对客运结构(城际交通),尝试将交通运输行业作为一个
整体来进行认真的总结和评价,充分考虑交通运输所衍生的外部效应。通过交通运输的环境
外部性问题的讨论,指出了现有运输结构失衡的外部制度根源在于交通的价格未能反映其全
部社会成本。从不同角度对运输外部效应进行了分类,对交通运输活动中广泛存在的负外部
性进行了比较研究。构建了基于全成本分析的运输结构优化模型框架,从而量化了既有运输
体系的不可持续性,为制定可持续的运输政策提供了依据。对现有的各种运输方式进行了可
持续性评价,外部成本评价认证了铁路是一种可持续型的运输方式。借鉴和吸收发达国家运
输发展的经验与教训,结合我国的国情,论文给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未来可持续型运输结构
的框架。指出建立我国的可持续运输体系,必须重视铁路运输的重要作用,相应地应将交通
的外部成本纳入整个市场过程,论文提出运输外部成本内部化的重要对策。对运输外部成本
内部化的作用和意义进行了分析,指出外部成本内部化有助于减少交通量,并使运输方式的
利用向外部成本低的方式转移,从而有助于运输结构的调整与优化。论文还研究了交通运输
外部成本内部化的途径与策略。
通过运输管理体制的分析,研究可持续交通的内部制度激励问题,论文指出,运输制度
结构的非均衡是造成中国运输结构变迁的另一重要的因素:各运输方式在走向市场化进程中
因制度激励的不同,导致了价格、服务水平、发展速度及供给水平上的差异,运输结构变迁
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制度性安排的结果。论文指出,要发挥铁路潜在能源节省与环保的优势,
取决于铁路在市场上满足顾客需求的能力。铁路运输的政府垄断经营由于未能对运输活动的
效率和灵活性给予适当的制度激励,从而削弱了其经济与财务的可持续性。运输管理体制的
制度创新是实现铁路运输可持续性的根本保证。揭示了原有铁路运输管理体制建立的理论根
源及其缺陷所在。论文在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的基础之上,得出:自然垄断产业合理的企业
规模是由规模经济、范围经济与组织中存在的X(非)效率所共同决定的这一重要结论。与
此同时,分析表明,技术的进步以及市场容量和范围的变化,也会导致自然垄断边界的缩小,
进而影响企业的合理规模。随着改革的深入及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逐步完善,原来管理模
式建立的基础已经改变。论文指出,应该根据经济发展状况适时地调整相应的竞争政策措施,
将原来属于竞争例外范围的网络型基础设施领域重新归入了市场竞争轨道,纳入有效竞争理
论的框架中,并对其管理体制适时地加以调整与变革,以尽可能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提出
网络型基础设施领域应将构建以规模经济与竞争活力相兼容、相协调的“有效竞争”
(workable Competition)的合理产业格局,作为政府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导向。论文探讨
自然垄断产业引入竞争机制的途径和方法。有效竞争理论解决了铁路运输的发展的制度激励
问题。
论文以高速磁浮为例进行分析,通过对高速磁浮这一全新的陆上交通工具进行可持续特
性评价,揭示了高速磁浮在资源与环境方面所具有的明显的可持续性优势。从可持续交通的
角度对高速磁浮对于中国的意义与作用进行正确地认识与评价。论文分析了高速磁浮给中国
现有综合运输结构所带来的变化,指出高速磁浮运输是对现有综合运输体系的补充和完善。
建设高速磁浮系统,将添补我国交通运输结构中的速度空间空白,对于建立可持续型交通运
输体系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与作用,因此建议给予支持,优先发展。论文分析了高速磁浮在
中国的市场前景。论文尝试将可持续交通的观念、原则融入交通建设和管理的实践之中,提
出采用沿高速公路走廊选线以及干支分离、枢纽/辐射的客运组织形式为特征的长大干线营
运模式。根据其技术经济特性,研究确定高速磁浮交通系统“干支分离、网运分离”的管理
模式,为高速磁浮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合理的制度基础,提供了有效的制度激励。
关键词:
可持续交通;运输结构优化;制度安搏;制度激励;运输外部性;管理体制;高速磁浮交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