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众所周知,每当教学改革濒临大发展之际,人们对于已有的教学理论,通常要进行重新的反思和批判,这在教学理论发展史上几乎是一种极具规律性的现象。惟其如此,现存的教学理论才能不断得以“涅槃重生”。近年来,我国教学改革如火如荼,但当前我国教学改革也遭遇到前所未有的瓶颈。究其原由,其中最为核心的是教学理论自身所固有的弊端——建立在认识论基础上的教学理论。长期以来,在我国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中,认识理论占据统治地位并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教育工作者对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深信不疑,这种“认识论教学理论”将教学实践演绎成知识至上的价值取向与授受性教学模式,教学活动的复杂多样性内涵被单一的、确定的认识论解释所遮蔽。凡此种种,皆源于认识论所固有的思维方式。尽管“认识论教学理论”在传承系统学科知识中功效显著,但从人的全面发展的角度来看,无论怎样试图完善认识论,都不可能弥补其思维方式的缺陷,若仍坚持以认识论为基础,教学弊端则无法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因此,从解释学中理解的视角出发,把教学看成是理解的过程而不是认识过程、以存在论的视角而非认识论的视角来看待教学可能更为恰当。理解性教学理论便是发释于人们对时下教学理论的顶礼膜拜和实践活动的困惑不已,并试图探寻解决之路。理解性教学凭籍其强大的拆解力向“教学认识论”发出挑战。批判已有的教学理论,构建理解性教学理论成为教学理论发展的必然走向。 对现存统治教学理论的认识论给予重新的哲学反思,力图剖析认识论的断裂,然后走出“柏拉图洞穴”——认识论为基础的教学理论。并确立以理解为理论基础的教学理论,构建理解性教学理论体系。理解是解释哲学中的核心概念。从解释哲学的历史发展,可以明晰理解的内涵。理解是处于特定语境中的主体借助交流在认知、感情与行为上实现生命意义。这是理解性教学理论的理解基础。从理解性教学理论发生根源基础出发,理解性教学是以引导师生通过相互理解,发展学生知识、技能和丰富情感,最终达成师生的生命意义表达。理解性教学的基本特征,理解性教学是丰富人性的教学,是培养完整人的教学;人与知识的关系是视域融合的关系;师生关系是交往与对话的关系。从理解性教学理论的视域走向理解性教学实践的追求,即实现理解性教学理论体系的构建。理解性教学目标设定,以消除误解、增进理解;师生的共生、发展为旨归。理解性教学的一般过程是心理准备、沟通理解、反思理解、跟踪理解。进而阐释了理解性教学原则,这是理解性教学从理论走向实践的中介。在理解性教学过程中如何有效的教学,达成理解性教学的目标,要以理解性教学策略为工具,最后是我们运用理解性教学评价以达到我们所追求的教学旨归。 由此可见,理解性教学并不是要悬浮于教学理论界曲高和寡的时尚,而是对当代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随着理解性教学理论的继续完善及理解性教学实验的不断成功,理解性教学必将展示出其在实践领域中强劲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