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视觉文化视域中的“观看”——以老照片为例

来源 :上海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zl19835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观看”每天都在发生,特别是对于身处视觉文化时代的人们来说更是如此,但人们对于自己的观看行为所代表的文化意义却未必能够觉察到。观看通常都只是被视为人类生存之本能行为反应,也正是由于这种经验上的直接性和自然性遮蔽了“观看”背后相应的意识形态、经济活动以及文化规则。本文所做的研究,即是将“看”置于视觉文化的背景中,通过对具体观看活动的多角度剖析,试图分析“观看”背后的文化机制。  本论文共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围绕视觉文化以及观看所作的基础理论的梳理和阐明,其中涉及对视觉性、视觉化、观看等基础概念的明确,概括了视觉文化自身的发展历程,另外将观看与文化、意识形态结合起来进行系统分析。第二部分主要是以老照片为分析的切入点,试图在分析老照片的过程中发现观看背后的种种机制。首先,对于20世纪末出现的老照片现象作大致观察,梳理了其中出现的各个时期不同类型的老照片,并结合摄影对其进行分析,力求对老照片的整体和局部都有一定程度的把握。其次,从现代性怀旧的角度对观看老照片这一行为进行论述;最后,从挖掘老照片所呈现出的另一种历史开始,继而展开对于老照片的“视觉场域”、观看的不同视角的详细分析与论述。第三部分是对于视觉文化主导下的观看情境进行探寻,主要从分析观看所处的多维环境以及反思现代观看行为两方面进行研究。  总之,视觉图像以各种方式渗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是不争的事实,视觉已成为主导我们感知体系最重要的力量。观看老照片不应仅限于视觉怀旧的心理需求,照片蕴含有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有待现代主体在观看老照片的过程中进一步挖掘。更为重要的是,观看活动并非是纯粹客观的规律性活动,观看这一行为背后隐含着诸多复杂的社会、历史及文化的意义和机制。
其他文献
搬入新家后,茜茜曾经的笑容没有了,不爱说话也不和陌生的小朋友玩,缠着妈妈要回“旧家”;至于那个被爸爸妈妈看好的幼儿园,茜茜就是不肯去——    为了茜茜能进入一流的幼儿园,日后接着进入一流的小学、中学,爸爸妈妈最终下决心在市区黄金地段买了一所房子,并在最短的时间内办好了转入新幼儿园的手续。  新居漂亮、舒适,周边环境看起来也赏心悦目,小区里还有个游乐场。然而,短暂的新鲜感过后,茜茜却不领情——一副
期刊
本课题致力于中国古代戏曲声腔艺术形态的探讨,共分七章:第一章,声腔的形成与戏曲音乐的特点。探讨语言与声腔的关系,以及戏曲音乐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特征。第二章,宋元的南曲戏文与
孩子的随手涂鸦并不简单,他们的画往往折射出各自的性格、气质和情绪,仔细观察它,你就能发现通往孩子内心世界的道路。  涂鸦特点:下笔很重,喜欢用一些很强烈的颜色,例如黑色和深红色。  性格类型:这类孩子属于易怒型,其代表元素是火,代表颜色是红色。他们通常体力充沛,热情四射,做事情很有激情,极具领导才能,但没有什么耐性。  给家长的建议:  教养对策—适当得体的夸奖与称赞。表扬方式—温和的态度会使孩子
期刊
孙惠芬是大连著名作家,20世纪90年代乡土文学和研究陷入低潮,孙惠芬的出现标志着乡土文学进入了新的阶段。孙惠芬出生于大连庄河,她从小在乡村中长大,这使她的小说具有鲜明的地域
林枫直流与葛南直流是世界上首个同塔双回直流输电工程,同塔架设的直流线路间存在电磁耦合,但各极导线间的耦合关系不会给直流系统稳态运行带来严重影响,只有当直流线路发生
贵族化的审美趣味以无可抵御的方式对其他阶层的人产生影响,并长期的熏染固化,使之成为全体民众的集体无意识。贵族化审美意识是指在文学艺术创作和鉴赏中所反映出来的在形式
冈察洛夫的文学成就、文学地位、和中国的特殊关系引发了中国学者对他的研究兴趣。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研究者以中国的冈察洛夫研究为独立对象展开研究。本论文分两部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