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山西省作为文物大省,得益于其灿烂悠久的历史文化。为了使文物资源得到更好的保护,山西省依据相关上位法并紧密结合本省省情,制定了一系列关于文物保护方面的法规、规章等规范性文件。尽管在文物保护方面初步实现了“有法可依”,但是仍存在诸多问题,影响了文物保护工作的顺利开展。本文分析了山西省文物法律保护的迫切性,并针对立法、执法与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全文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阐述了山西省文物法律保护的迫切性。首先,从山西省文物遗存现状入手,简要介绍山西省文物保护的基本状况。其次,介绍了山西省文物破坏情况。最后,分析了用法律手段保护文物的迫切性。 第二部分,分析了山西省文物法律保护的现状及问题。第一,从立法及执法两方面归纳了山西省文物保护的现状。从管理、安全防范、经费及责任等角度,对山西省文物保护的规定进行了归纳;从执法体制、执法部门间的关系等方面,对山西省的文物保护的执法状况做出了分析。第二,从立法、执法及实践的角度分析了山西省文物保护所存在的问题。立法上存在立法空白及抽象等问题;执法上存在执法部门配合不力及执法监督不善等问题。另外,在文物保护实践中仍存在基层文物保护部门地位低下、文物保护经费短缺、公众对文物保护的认识不足等问题。 第三部分,针对上述问题,笔者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通过进一步完善山西省文物保护地方立法,规范执法部门的权利行使、强化文物执法力度,做好执法监督工作,提高基层文物保护部门的法律地位,吸引社会资金、加大文物保经费的投入以及搭建公众参与文物保护认知的平台,提高公民文物保护意识这些方式,来保护好山西珍贵的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