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VSG技术的光伏并网逆变器低电压穿越控制策略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newmysel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光伏为代表的新能源发电技术正在如火如荼的发展中,然而随着光伏装机容量的大幅增加,光伏逆变器等电力电子器件在电网中比例也逐渐增加,电力系统趋于电力电子化,使得系统缺少惯性,当电力系统出现暂态过程时,电压、电流及频率等会瞬时变化严重影响了电力系统的稳定性。VSG(VSG)技术针对电力系统缺少惯性这一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个有效的解决方法,然而VSG技术主要保证了电网正常运行时的稳定性,在故障状态下的穿越控制还有待研究,尤其现在国家对光伏并网的低电压穿越技术要求越来越严格,甚至对大容量光伏发电系统要求具有零
其他文献
期刊
电力系统暂态稳定是指电力系统受到大干扰后,各同步电机保持同步运行并过渡到新的或恢复到原来稳态运行方式的能力。为了防止在大扰动下系统失去暂态稳定性,在电力系统中需要根据预想的典型大扰动,分析系统在这些扰动下的暂态稳定性。广泛应用的暂态稳定分析方法是时域中的数值仿真法,目前,大部分常用的电力系统分析软件均使用该种方法。为了有效加强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往往需要使用这些软件对电网整体仿真。但由于电网的互联
期刊
在新能源发电的能量转换与传递过程中,传统逆变器显得至关重要。但电压源型逆变器实现降压输出,同时为避免同一桥臂直通现象的发生,需加入死区时间,这将导致输出波形的畸变。电流源型逆变器亦有类似的问题。2002年,彭方正教授提出的Z源逆变器,凭借自身独特的阻抗网络实现了dc-dc变换器与桥式逆变器的耦合,并利用直通现象实现电路的升/降压输出,具有较宽的输出电压范围,有效克服了传统逆变器的缺点。目前,Z源逆
相比于传统的孔疲劳寿命强化技术,采用电磁方法对孔件进行强化时具有不损伤材料表面、对孔型孔径不敏感、调节简单可控、易于强化薄板等独特优势,因而具有极为广阔的研究前景
状态估计是利用电网自动化系统中实时量测系统的冗余度来提高数据精度,自动排除随机干扰引起的错误信息,估计或预报系统的运行状态。电力系统的测量信息如果误差不大,测量系统的配置适当,则用一般的状态估计算法就可以得到满意的实时数据库,但如果调度中心收到的远动测量数据具有异常大的误差,则常规的状态估计算法无法奏效。电力系统中测量系统的标准误差σ大约为正常测量范围的0.5%-2%,因此当误差大于±3σ的测量值
本文所述结构变形监测技术,是指通过将传感系统埋入或粘贴在主体结构中,并结合信号处理技术,实现对结构变形状态的感知和预报的一种变形监测方法。该方法使得传统的离线、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