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渡槽是灌区重要的输水建筑物,由于历史或其他原因,导致渡槽上部结构钢筋锈蚀、混凝土剥落,有的漏水严重;渡槽下部结构特别是基础部分由于受高矿度地下水的侵蚀而破坏严重,这些都严重影响了渡槽的安全运行,本文针对景电灌区渡槽所处环境及其破坏特点,确定了引起现役渡槽破坏的最主要因素,并根据其破坏机理,提出了预防和修复措施。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有:(1)通过对景电灌区渡槽所处水盐环境、渡槽破坏状况的调查,确定了碳化、钢筋锈蚀是导致渡槽上部结构破坏的最主要原因;而硫酸根和氯离子侵蚀、冻融是导致渡槽下部结构破坏的最主要原因。(2)在查阅大量资料和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碳化、硫酸根和氯离子侵蚀、钢筋锈蚀、冻融所导致混凝土结构破坏的机理及其影响因素;指出氯离子对钢筋的侵蚀没有生成新的物质,只起到加速钢筋锈蚀的作用,但氯离子侵入混凝土内部后,与水泥的水化产物反应,生成了新的物质,即“复盐”,确定了氯离子扩散的数学模型,为渡槽剩余寿命预测奠定了基础。(3)根据Fick定律推导了碳化深度的数学预测模型,并总结了国内外已有的碳化预测实用模型,在试验室通过快速碳化法对这些碳化模型进行比较,指出哪些碳化模型更符合工程实际,那些与实际碳化值相差较大的碳化预测模型的不足之处。(4)为了研究渡槽基础混凝土的抗硫酸盐侵蚀性能,对不同配比混凝土试块进行硫酸盐侵蚀和冻融破坏的试验研究,指出掺入粉煤灰和减水剂能有效提高抗硫酸盐侵蚀和冻融破坏的能力,且混凝土的抵抗能力和抗压强度随着粉煤灰掺量的增加,但粉煤灰掺量超过30%时,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下降,同时对规范规定的冻融标准进行了探讨,建议在今后规范修改过程中,采用相对动弹性模量下降至初始值的80%作为破坏标准。(5)针对景电渡槽破坏的特点,提出了预防和修复措施。本论文既有使现役渡槽延长使用寿命的现实意义,又有指导待建结构进行抗侵蚀设计的理论价值,同时为西北地区水工建筑物的新建、改建、扩建和日常维护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