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法国哲学家巴什拉的晚年著作《空间诗学》,首次超越几何空间的物质束缚探究心灵天地的广阔和想象力的韧性。本文以书中的关键词“缩影”为切入点,从空间美学维度审视巴什拉的华丽转身以及“缩影”空间本身的独特审美内涵和意义价值。首先,巴什拉的研究方向经历了两次转向:从科学哲学领域转向文艺诗学领域,前期和后期的转变看似充满断裂,其实科学哲学的“否”的精神和共时性研究思维贯穿到文艺诗学中。第二次是现象学转向,这是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法国哲学家巴什拉的晚年著作《空间诗学》,首次超越几何空间的物质束缚探究心灵天地的广阔和想象力的韧性。本文以书中的关键词“缩影”为切入点,从空间美学维度审视巴什拉的华丽转身以及“缩影”空间本身的独特审美内涵和意义价值。首先,巴什拉的研究方向经历了两次转向:从科学哲学领域转向文艺诗学领域,前期和后期的转变看似充满断裂,其实科学哲学的“否”的精神和共时性研究思维贯穿到文艺诗学中。第二次是现象学转向,这是文艺诗学研究领域中研究方式和思考维度的转向,元素想象阶段采用精神分析的方式研究物质元素,从《空间诗学》开始采用现象学本质还原的路径研究空间意象。结合巴什拉独特的学术经历和法国哲学界两大阵营的分庭抗礼时代背景,分析两次重大的转向的原因及其背后的深刻内涵,由此揭开巴什拉“缩影”空间美学思想的哲学基础和诞生土壤。在元素想象阶段巴什拉初步完成对概念哲学的超越,“缩影”空间美学思想中则标志着巴什拉彻底走出概念哲学的束缚,迈向纯粹的存有者内在深广意识的探究。然后,回到巴什拉的《空间诗学》中,结合其整体的哲学思想分析“缩影”空间的美学内涵。“缩影”不仅仅是一个美学意象,而且蕴含着巴什拉对空间的独特体验感受和情感价值取向。家屋的幸福空间意象,也是心灵空间的“缩影”;窝壳是软体动物的家屋,是蜷缩状态的“缩影”。作为典型的“缩影”空间,家屋和窝壳都具有庇护心灵、安放身心的美学价值。“缩影”空间美学的重点不在于分析诗歌作品中的微型世界有何特点,而是深入探究在想象中空间尺寸的骤变过程具有的深刻美学内涵和思想价值。“缩影”空间既是沟通内部心灵空间和外部空间的“中介”枢纽,又是感受到圆融的居住蜷缩之乐,重返母腹之中的宁静安逸的重要途径。最后,探究“缩影”空间美学对传统、后来、当下三个面向的深刻影响。巴什拉的“缩影”空间美学对传统线性美学的颠覆,一方面体现在强调“瞬间”的时空观对伯格森“绵延”时间观的反驳与批评,背后蕴含着两种截然不同的审美态度和美学取向,另一方面体现在巴什拉后期诗学研究摆脱弗洛依德精神分析法的束缚,“现象学转向”不仅是探究方法从原型分析转向现象学还原,背后更体现巴什拉对因果线性思维精神分析的突破和超越,不再回溯原型意象的历时性,而是强调意象的迸发瞬间。巴什拉诗学理论研究中对空间的阐释已经带有“后现代”色彩,尤其体现在“缩影”空间美学思想启发了德勒兹为代表的“后现代”空间美学的发展,巴什拉可称为“后现代”空间美学的先驱。就当下而言,巴什拉对语言、文字艺术的重视,对“视像情结”的警惕,“缩影”空间美学在文图转换的时代具有超前性和现实性。“缩影”空间美学还是巴什拉对海德格尔“人类如何诗意栖息在大地上”的回答。首要是激发想象力的创造性,安抚身心,重回“童年的家屋”,找到庇护感和安全感;在想象力的帮助下取消主客体的二元对立,内部空间和外部空间的对立变为圆融一体,由宇宙的辽阔浩瀚感救赎世俗当下的繁琐麻木。主体与自然融为一体,圆融感的活动,这些美感的活动都需要想象力,尤其是在“缩影”营造机制的瞬间中,在纵向垂直深入时真正感受到纯粹的庇护感、安全感、浩瀚感、圆融感。总而言之,“缩影”空间美学蕴含着巴什拉期待从审美层面拯救现代社会中破碎迷茫的主体心灵,期待在内外交融的“中介”空间中安放现代人疲惫的身心,由此可见“缩影”空间美学具有“现代性”救赎的意义。
其他文献
在汉语教学事业呈现蓬勃生命力的时代背景下,汉语教师的规模也逐渐壮大。汉语教师在汉语教学事业及中国文化传播事业中担任了十分重要的角色。作为国外学生和民众了解中国的窗口,汉语教师的文化形象不仅能影响学生对汉语教师群体的印象与评价,也会对中国文化传播产生重要影响。但现有研究对汉语教师文化形象的研究数量较少。作为意大利中部地区具有代表性的孔子学院,意大利比萨孔子学院具有较长的发展历史,在当地及周边的汉语教
同伴情感支持指初中生在校园生活中感受到朋友和同学的关心、鼓励、安慰、陪伴等直接或间接的支持行为。已有研究主要聚焦于青少年的父母情感支持和教师情感支持,对于同伴情感支持鲜少研究。研究初中生同伴情感支持及其与同伴侵害的关系,不仅能丰富青少年社会性发展的相关理论,而且可以了解初中生同伴情感支持的现状,为初中生同伴情感支持的干预工作提供参考价值,有助于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本研究在文献综述和专家咨询的基础上,
新媒体与传统对外汉语教学的结合大大提升了疫情时代下人类抵御社会风险的能力,全球现正通过线上教育媒体形式来努力实现汉语国际教育的推广工作。You Tube作为全球最大的免费资源分享平台,已产生大量自媒体和新媒体频道,追随新媒体时代背景的对外汉语教学类在线频道也开展得如火如荼。然而,市面上的汉语在线教学频道良莠不齐,系统建设仍有待优化。目前学术界对于该领域的研究尚处于初步阶段,缺乏更深层、更多元的研究
中国与泰国地缘相近,邦交甚深。从古至今,中国文化不断地在影响泰国文化的发展。从口头传播到戏剧表演,从文本小说到电视剧的传播,从华文教育到对外文化教学,这都是中国文化在泰国进行跨文化传播的不同体现。电视剧《包青天》作为其中的代表曾多次登上泰国电视台的平台,1995年93年版的《包青天》再度在泰国引发观看热潮,“开封有个包青天”四处传唱。《包青天》的在泰传播,不仅使泰国民众对中国文化产生莫大的兴趣,还
符号一直都是波德里亚理论的核心与线索,而空间作为主体生存不可分割的一个维度,本身就是被生产和争夺的对象,其变化也会引起主体感知的改变。波德里亚对符号的高度关注,事实上正是对后现代空间的生产和构成方式的高度关注,符号空间成为了表征后现代生活和主体体验的有力方式。作为一个极度具有人文关怀的思想家,真实性和主体问题一直是波德里亚理论的重心。他从对物的真实性的批判出发,进而揭示出消费环境中关于真实的幻觉,
写作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是十分重要的一部分。在教学方面,目前学界关于写作教学法的研究较多,但对于写作学习者的研究相对较少。而关于写作策略的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访谈和文本分析的方式进行,这些研究方法可能会受到时间或场景的限制,并且不能直观、真实地反映写作情况。若是结合有声思维法,或许能弥补上述不足,笔者便想到用这一方法进行汉语写作策略研究。本文希望通过研究学习者的写作策略为后续写作教学的开展提供
偏误分析理论自1984年首次被鲁健骥运用于对外汉语教学届以来,便被广泛用于对于汉语学习者的偏误的研究。笔者在卢旺达大学孔子学院教学期间发现学习者在语音习得方面总是存在明显的偏误现象,造成交际障碍。而与此有关的研究仅一篇,反观卢旺达大学孔子学院不断增加的学习者,目前的研究不足以为教学提供参考。基于此,笔者对学习者的语音偏误进行了研究。笔者运用对比分析理论对汉语和卢旺达语进行分析,预测学习者在习得汉语
论文以汉初游士文学作为研究对象,将其视为一种政治—文化性事象进行研究,主要涉及三个层面:政治方面汉初大一统的加强与藩国的衰微对游士阶层演变与发展的影响;汉初游士阶层在演变与发展过程中的身份转变与自我调整;游士阶层的文学创作对汉初文学造成的影响。高祖时期,游士面临中央与异姓藩王的尖锐矛盾,做出或归于中央或归于藩王的选择。归于中央的游士随着儒士与策士地位的变化,前者成为文化建设的主要承担者,因其政治建
明清白话小说中的僧尼形象研究蔚为大观,明清文言小说中的僧尼形象研究却寥寥无几,既有研究仅集中于《聊斋志异》,缺乏对于其他文言小说的关注。而明清文言小说中的僧尼数量众多,形态各异,达到了古代文言小说的巅峰,尚有研究的价值。文章以明清文言小说中的僧尼形象为研究对象,表现僧尼的类型特征,探讨其成因并论述其对后世小说中僧尼形象的影响,从而突出其文学及文化意义。第二章梳理前代文言小说中僧尼形象特征。自魏晋南
本文主要以孙伏园在定县时期的思想与文化实践为研究对象,对孙伏园从副刊编辑到乡村建设者和平民文学实践者这一“转型”进行思考。孙伏园作为副刊编辑为人熟知,但是对于孙伏园投身平民教育与乡村建设的研究还较少。本文以孙伏园在定县时期主办的《民间》刊物为基础史料,连缀起孙伏园这一时期的文化实践,在历史的脉络中重新梳理、认识、解释孙伏园在定县时期思想上的变化和发展。出于躲避政治的心理,同时由于对民间价值和农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