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章青睫综合征患者视野损害的特点及相关因素分析目的:探讨青睫综合征患者视野损害的特点并分析其相关因素。方法:对2013年2月-2018年12月在我院收治的68例78眼青光眼睫状体炎综合征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按是否发生青光眼性视神经损伤将其分为2组,A组(发生青光眼性视神经损伤)18例22眼,B组(未发生青光眼性视神经损伤)50例56眼,再将A组中单眼患者记为a组,B组中单眼患者记为b组,记录性别、年龄、单/双眼别、病程、发作时眼压、视野检查结果,分析A组视野损害的特点,并对A、B两组视野损害相关因素及a、b两组的眼压特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生青光眼性视神经损伤的A组有18例(22眼),占28.21%,其中视野损害早期6眼,占27.27%;中期7眼,占31.82%;晚期9眼,占40.91%;将病程和视野损害MD值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两者呈显著正相关(P<0.001);A、B两组进行性别、年龄、单/双眼别、病程及发作期眼压比较,结果显示A组的病程明显长于B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而性别、年龄、单/双眼别及发作期眼压在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别(P=0.827,0.141,0.437,0.939)。对a、b两组是否具有眼压交叉现象进行非参数统计的秩和检验,u=-4.432,p<0.001,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组眼压交叉现象明显多于a组。结论:青睫综合征会发生青光眼性视神经损伤,病程长的青睫综合征患者更容易发生青光眼性视神经损伤。其视神经损伤由于反复发作高眼压的积累效应和继发小梁网功能损伤所致,因此疾病应早期诊断并规范治疗。第二章青睫综合征患者眼压动态变化特点目的:探讨典型青光眼睫状体炎综合征从发作期到间歇期的眼压动态变化特征。方法:研究纳入17例典型的青光眼睫状体炎综合征患者,记录每一位患者发作期的随机眼压,并在明确其处于间歇期时进行习惯体位法24小时眼压监测。根据测量值绘制眼压曲线及折线图,计算出17例患者的平均眼压、眼压峰值及眼压谷值的均值,对以上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7例患者患眼发作期随机眼压的均值明显高于对侧眼(p<0.001),而在间歇期患眼的眼压无论是平均眼压,眼压峰值还是眼压谷值的均值均低于对侧眼(p=0.001,0.002,0.046),以上结果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典型青睫综合征从发作期到间歇期的眼压动态变化符合眼压交叉现象,这一特征对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都有重要意义,还可以对疾病的治疗起指导作用。第三章青睫综合征患者视野损害发生率及相关因素的Meta分析目的:系统分析国内外文献关于青睫综合征发生视野损害的比率及相关因素。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数数据库并结合文献追溯的方法,收集国内、外发表的有关青睫综合征发生青光眼性视野缺损比率及相关因素的研究文献。使用Stata 15.1软件,选择指标:发生率、性别、年龄、单/双眼别、病程、发作时眼压进行Meta分析。若各原始研究间存在异质性则使用随机效应模型;否则,使用固定效应模型。结果:Meta分析共纳入13篇相关文献,结果显示:青睫综合征发生青光眼性视野缺损的发生率为0.251(95%CI:0.175-0.327),其中3篇文献符合相关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病程在发生/未发生视野损伤的青睫综合征患者中有统计学差别(p=0.000,p=0.000);性别、单/双眼别和发作期眼压在两组中无统计学差别(p=0.468,0.053,0.062)。结论:青睫综合征会发生青光眼性视神经损伤,年龄大、病程长的青睫综合征患者更容易发生青光眼性视神经损伤,针对年龄大、病程长的患者要特别重视视功能的详细检查,并做好患者随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