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儿HMD发生率及临床高危因素分析

来源 :泰山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j557691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研究聊城市人民医院早产儿HMD(Hyaline Membrane Disease,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最新资料,为本院早产儿的临床合理诊治提供最新的循证医学证据。2、通过比较HMD与非HMD早产儿的围生期数据比较,探讨早产儿HMD的高危影响因素,为预防医学能实施有针对性的有效措施,切实降低早产儿HMD发生率提供指导和建议。3、通过比较不同胎龄HMD与非HMD早产儿的资料,探讨不同胎龄阶段,HMD高危因素的特点及差异,为临床早期评估疾病提供警示指标,更好的预测患儿预后。研究方法1、搜集、整理2013.1.12014.12.31我院出生的所有早产儿的临床资料(除外产科因各种原因如计划外怀孕等分娩的人工流产儿),总计1325例进行我院分娩早产儿特点的调查分析。2、1325例在我院产科分娩的活产早产儿,除外各种原因拒绝接受治疗及临床资料不全189例(2531+6w极早早产儿31例,3233+6w早产儿11例,3436+6w晚期早产儿147例,其中含影响呼吸系统诊疗及预后的严重畸形儿5例),临床资料齐全的1136例纳入研究。详细记录早产儿及其母亲临床资料,根据邵肖梅等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年出版的的第4版《实用新生儿学》第九章第7节“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诊断标准分为确诊HMD患儿239例(病例组),非HMD患儿897例(对照组)。通过病例对照分析、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早产儿HMD临床高危因素。3、纳入的1136例入院早产儿,根据早产儿的胎龄不同分为三组:2631+6w(极、超早早产儿组)177例、3233+6w 273例、3436+6w(晚期早产儿组)686例。通过病例对照分析、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各胎龄早产儿HMD的临床高危因素。结果1、我院分娩早产儿特点我院2013.1.12014.12.31早产发生率为14.94%。早产儿HMD发生率为2.86%,占活产早产儿的19.17%。小于胎龄儿构成比为19.75%。全年中第二三季度出生的早产儿较少,但早产儿HMD于第二三季度较多。早产儿HMD发生率随胎龄、出生体质量增加而降低。早产儿先天畸形发生率在各胎龄组间无显著差异,晚期早产儿构成比较高。我院早产儿住院率85.74%,超、极早早产儿及晚期早产儿入院率稍低。我院早产儿HMD轻度:重度≈2:1,重度占近1/3。早产儿死亡率、早产儿HMD病死率均随胎龄增加而降低,超、极早早产儿死亡构成比最高。2、早产儿HMD高危因素分析入院且临床资料完整的早产儿1136例,分为早产儿HMD 239例(病例组),非HMD患儿897例(对照组)。单因素分析显示早产儿出生于第二三季度、男性、窒息、小胎龄、低出生体质量、胎盘早剥、前置胎盘、母亲围生期WBC≥12×109/L、母亲孕次≥3次、剖宫产、胎膜早破、父亲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等为早产儿HMD的影响因素。妊娠期糖尿病可考虑为早产儿HMD的可疑影响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示(按OR值由大到小排序)窒息、胎龄2631+6w、出生体质量<1500g、妊娠期糖尿病、胎龄3233+6w、男性早产儿、前置胎盘、母亲围生期WBC≥12×109/L、孕次≥3次等为早产儿HMD的独立危险因素。3、不同胎龄早产儿HMD高危因素分析3.1 2631+6w超、极早早产儿177例,3233+6w早产儿273例,3436+6w晚期早产儿686例,三组早产儿构成比分别为15.58%、24.03%、60.39%。随胎龄增加,出生体质量、男婴比例、剖宫产比例、小于胎龄儿比例、出生至入院时间有递增趋势,而住院时间有递减趋势。三组早产儿在胎龄、出生体质量、剖宫产比例、住院时间上组间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在性别、母亲年龄、父亲年龄、产次、小于胎龄儿比例、出生至入院时间上组间比较无显著统计学差异。3.2.1 2631+6w超、极早早产儿HMD组与非HMD组比较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出生于第二三季度、男性、窒息、母亲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前置胎盘、母亲围产期WBC≥12×109/L、出生体质量亚组<1500g、胎龄亚组2629+66 w为该胎龄组早产儿HMD的危险因素。母亲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结合临床考虑为可疑危险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示(按OR值由大到小排序)出生体质量<1500g、男性、窒息为该组早产儿HMD的独立危险因素。3.2.2 3233+6w早产儿HMD组与非HMD组比较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出生于第二三季度、多产次、窒息、剖宫产、胎龄亚组3232+6w、前置胎盘、产前地塞米松及其疗程为该胎龄组早产儿HMD的危险因素。围产期WBC≥12×109/L、母亲妊娠期糖尿病、男性,结合临床考虑为可疑危险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示(按OR值由大到小排序)出生于第二三季度、母亲妊娠期糖尿病、胎龄亚组3232+6w、剖宫产、多产次、窒息为该组早产儿HMD的独立危险因素。3.2.3、3436+6w晚期早产儿HMD组与非HMD组高危因素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出生于第二三季度、男性、窒息、前置胎盘、母亲妊娠期糖尿病、胎龄3434+66 w为该胎龄组早产儿HMD的危险因素。母亲年龄>35岁,结合临床考虑为可疑危险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示(按OR值由大到小排序)窒息、母亲妊娠期糖尿病、男性、出生于第二三季度为该组早产儿HMD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1、我院早产儿发生率、早产儿HMD发生率、入院率、小胎龄儿构成比均较全国平均水平较高,早产儿死亡率、早产儿HMD病死率稍低。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地市级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早产儿收治特点及早产儿医治水平。2、早产儿HMD主要高危因素:小胎龄、低出生体质量、男性、新生儿窒息、母亲妊娠期糖尿病、剖宫产、出生于第二三季度、前置胎盘、母亲多次妊娠等;可疑高危因素:母亲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围产期WBC≥12×109/L、产前地塞米松应用及疗程、母亲年龄>35岁等;3、不同胎龄早产儿HMD的影响因素及作用程度不全相同。临床诊疗过程中可结合早产儿胎龄因素。4、我院收治早产儿及其母亲围产期特点与全国其他地区不全相同。临床诊疗工作中应结合本地收治早产儿临床特点、母亲围产期情况、家庭经济能力、文化等探讨更适宜的早产儿HMD防治措施。5、我院将重点加强孕期保健宣教力度,规范产前检查,加强妊娠期糖尿病血糖控制管理,减少母亲围产期健康安全隐患,降低早产发生率;加强新生儿窒息复苏规范培训力度,降低窒息发生率及严重程度。对具有高危因素的患儿提高警惕,进一步提高早产儿HMD的防治认识及水平。
其他文献
<正>置身美仑美奂古色古香的夫子庙街,借着崇光泛彩的华灯,我伏在河边认真嗅取着过去和现在的气息。香草汀兰的气息已经休矣,煎炒烹炸的气味仍然还在,只是不该多了一缕浓烈的
《语文课程标准》把“在发展语文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活想像力和创造潜能”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这就告诉我们,在语文课堂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成为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中
在深基坑工程中,桩锚支护是最为常见的一种形式。桩锚支护利用桩和预应力锚杆的共同作用,为基坑提供支护作用。深基坑的大面积开挖会引起基坑内的地面隆起及坑外的地面沉降。但在实际施工中,可以发现桩锚支护结构在大面积开挖基坑时,会出现支护桩向上位移的现象,与基坑外地面产生差异沉降现象。本文以康家沟公交电保基地改造工程为依托工程,利用理正深基坑软件对基坑各剖面支护结构进行理论计算分析,简单分析出桩锚支护基坑工
终末期肾脏病(End stage renal disease,ESRD)患者的主要治疗方式为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HD诱发胸痛的发生率大于4%例次,且有逐年升高的趋势。HD诱发胸痛原因和机理复杂,主要有HD诱发心肌损伤所致胸痛、HD诱发心力衰竭所致胸闷胸痛、HD诱发急性心包炎所致胸痛、HD诱发空气栓塞所致胸痛、HD诱发过敏所致胸痛,其他少见的有冠状动脉-锁骨下盗血综合征、溶血
选取诸暨市具有代表性的新老公园进行植物景观调查分析,调查各公园植物种类及数目、群落结构、季相变化、色彩搭配、空间营造、养护管理等,分析植物景观对诸暨城市绿地功能性
介绍了河北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在管好用好大型仪器设备,提高大型仪器设备的利用率方面所采取的措施,提出了在大型仪器设备集中管理模式下,完善管理制度,重视大型仪器
结合近3年来的实践教学工作,以培养学生实践技能和创新意识为目标,配合生物学基础课实验教学改革,加大实验教学改革力度,探索了开放实验教学的意义和管理思路,并探讨了开放实验教
燃料电池是一种将燃料的化学能通过电化学反应而直接转化为电能的装置,作为燃料电池的关键部件,膜电极由催化层、气体扩散层和质子交换膜构成,其中Pt/C催化剂在高电位发生的碳载体腐蚀问题严重影响电池的稳定性与耐久性,同时反应过程中产生的含氧自由基对质子交换膜的溶解也严重影响膜电极的性能。近年来,燃料电池催化剂的研究集中在寻找一种高活性、长耐久的氧还原催化剂。金属氧化物在对抗高电位腐蚀与抗击含氧自由基方面
由于跨国并购目前已成为我国劳动密集型企业国际化战略的主要措施,标的企业所处的东道国与我国的文化距离明显,因此讨论文化距离对我国劳动密集型企业跨国并购效果的影响是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