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玉米生产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单产从当时的每公顷1900-2000kg增加到2012年的5873kg。伴随着产量的提高,玉米生产经历了5-6次的品种更替、种植密度和肥料用量增加、种植模式不断完善等变化。前人曾从品种演替的角度对不同品种的产量性状、生理特性、抗逆性等方面做过较系统的研究,本研究以玉米产量提升的过程为切入点,对玉米植株形态、群体结构和功能等指标进行分析,明确玉米产量提升过程中植株形态特征的变化规律;对不同生态类型区玉米产量提升过程中的变化情况进行比较研究,分析生态条件对玉米产量增益贡献率的影响,为玉米品种的选育、选用以及农业措施的改进和完善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持。方法:本研究选用1950s-2010s年代玉米生产中有代表性的11个玉米品种(50年代品种白鹤,英粒子;60年代品种吉单101;70年代品种中单2号;80年代品种四单8号、丹玉13、吉单180;90年代品种掖单13;2000s年代品种郑单958、先玉335;2010s年代品种农华101),于2011-2012年在吉林公主岭中国农科院作科所试验站设置不同的种植密度(37500,52500,67500,82500株/hm2)、不同的肥料运筹(0,150,225,300kg/hm2)处理,模拟玉米产量提升过程的典型场景。试验采用裂裂区设计,以氮肥为主区,密度为副区,品种为副副区。研究通过调查茎叶形态指标(株高、穗位高、节长、节粗、茎叶夹角、单株叶面积)、群体结构(LAI、VDLA)、群体质量(倒伏率、空杆率、光分布)、不同时期干物质积累(茎、叶、籽粒)、产量性状(公顷产量、单株产量、穗数、单穗粒数、粒重)等,分析上述指标在产量提升过程的变化规律。2011-2012年在新疆昌吉、2012年在河南新乡分别设置以上试验处理,调查物质积累、公顷产量、单株产量和穗粒性状等指标,分析不同生态区的差异。结果:通过2011-2012年的试验,得出以下研究结果:(1)不同年代品种物质积累和产量的变化趋势。随着品种的更替,群体的花后物质积累增加,收获指数增加,产量提高。加大种植密度,所有品种的单株籽粒产量减少;老品种在较低的密度下单产最高,而新品种在较高密度下可获得高产。增施氮肥使单株籽粒产量与群体产量均增加。此外,产量构成因素均随着品种的更替而增加,增密使穗数增加、穗粒数和百粒重降低,氮肥促进穗数、穗粒数、百粒重的增加。(2)产量提升过程中植株形态特征与群体结构的改变。随着品种的更替,株高略有增加,穗位高则减少了20-38cm,穗下2-4节间长度、穗下平均节长均显著减少;各品种的叶片数基本稳定,保持在22-23片叶;从50年代到90年代的玉米单株叶面积增加,90年代以后的品种单株叶面积有略减的趋势;整株茎叶夹角变小(从42°减小到30°),叶向值LOV增大(从33°增加到51°),在穗位上层表现更加明显。由于适宜种植密度的增加,取得最高产量的群体LAI随着品种更替而增加。增加种植密度,株高、穗位高、穗位系数均有增加趋势;茎叶夹角变小,单株叶面积下降而群体LAI提高。增施氮肥会使株高、穗位高增加,茎叶夹角变大,LOV变小,单株叶面积增加。(3)产量提高过程中群体质量的优化。随着品种的更替,冠层内各层的透过率增加,即使在种植密度提高的情况下,现代品种的群体底部透光率仍然能保持在0.04-0.05。随着品种的更替,茎杆的倒伏率明显降低,现代品种具有更强的抗倒能力;平均空杆率明显地减少,以每年0.16%-0.29%的速率降低。随着种植密度增加,倒伏率和空杆率都增加,而冠层透光率下降。氮肥用量的增加使群体的倒伏率增加,而空杆率下降。植株形态特征与群体质量的相关分析表明:叶片的方向与冠层内的光分布显著相关;穗位高、穗下节长和节间数与倒伏率呈显著正相关。(4)不同生态区的产量增益。生态条件对玉米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具有明显地影响。本研究在新疆昌吉、吉林公主岭、河南新乡三个不同生态区的试验结果分析表明:随着品种的更替,玉米全生育期与灌浆期时间延长,不同生态区具有相同的趋势。不同生态区生育期对比显示,昌吉>公主岭>新乡,因此即使在最优栽培条件下,平均物质积累与产量都表现为昌吉>公主岭>新乡的趋势。从1950s年代到2010s年代,昌吉、公主岭、新乡的产量分别增加了8.81、7.14、7.98t/hm2,基因对产量增加的贡献率在新乡最大,为62.74%;栽培措施的贡献率在昌吉达到了34.74%;品种×栽培互作的贡献率在公主岭表现最大,为29.89%。以1950s年代产量为基础,相对增产比率在昌吉、公主岭、新乡分别为1.33、1.13、1.92,其中品种的相对增产比率在新乡最大,为1.21。结论:在玉米产量提升的过程中,玉米全生育期天数变长,整株叶片数没有变化。随着品种的更替,株高增加,穗位高降低,单株叶面积增加,叶角变小,LOV增大;倒伏率、空杆率降低,各层透光率增加。种植密度、施氮水平的增加,使茎杆节长伸长,倒伏率增加;单株叶面积随密度增加而降低,群体LAI增加,冠层透光率减少。叶片的直立趋势使新品种在较高的密度下能保持合理的光分布;新品种穗下节间长度、穗下节间数的减少降低了茎杆倒伏率;因此认为玉米品种形态特征的改变使群体质量优化,籽粒产量提高。不同生态区的比较分析发现,即使是遗传基础相同,不同环境条件下的产量表现也不同,增益贡献率也存在明显的差别,在本研究条件下,单产水平为昌吉>公主岭>新乡,而基因增益贡献率则是新乡>昌吉>公主岭,研究结果暗示,在生态条件较差的地区,基因对产量增加的贡献更加明显,产量的继续提高更多地依赖于选育或选择适应性强的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