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研究精神病自杀未遂患者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及其与自杀症状及严重程度相关性,以探讨血清BDNF在精神病自杀行为发病机制中的可能作用。研究方法采用横断面病例-对照研究设计。所有入组对象至少近两周内未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抗抑郁药及苯二氮卓类药物。(1)第一部分研究包括抑郁症自杀未遂组23例,抑郁症无自杀行为组24例,正常对照组3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BDNF浓度。对患者组采用24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24)、BECK绝望量表(BHS)和自杀意图自评量表(SIOSS)评定抑郁和自杀严重程度。比较各组之间BDNF水平及其与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2)第二部分研究包括精神分裂症自杀未遂组20例、精神分裂症无自杀行为组28例、正常对照组3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测定血清BDNF浓度。采用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和自杀意图自评量表(SIOSS)对患者组进行评定。比较各组之间BDNF水平及其与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1)第一部分研究发现抑郁症自杀未遂组、抑郁症无自杀行为组及正常对照组之间血清BDNF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1.927,P<0.05)。Post-hoc分析发现抑郁症自杀未遂组的血清BDNF平均水平[(57.4±16.3)pg/ml]低于抑郁症无自杀行为组[(75.2±28.4)pg/ml](P<0.05),而抑郁症无自杀行为组的血清BDNF水平也低于正常对照组[(111.3±39.0)pg/ml](P<0.01)。Person相关分析的结果表明自杀未遂患者组的血清BDNF水平与病程(r=-0.541;P=0.008)呈负相关,与自杀严重程度(r=-0.660;P=0.001)呈负相关,与绝望量表总分(r=-0.494;P=0.017)呈负相关、自杀意念自评量表总分(r=-0.754;P=0.000)呈负相关。(2)第二部分研究发现精神分裂症自杀未遂组、精神分裂症无自杀行为组及正常对照间BDNF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2.395,P<0.01)。Post-hoc分析发现精神分裂症自杀未遂组的BDNF水平[(51.3±11.1)pg/ml]低于精神分裂症无自杀行为组[(67.7±20.8)pg/ml](P<0.05),而精神分裂症无自杀行为组BDNF水平也低于正常对照组[(111.3±39.0)pg/ml](P<0.01)。自杀未遂组的血清BDNF水平与自杀严重程度呈负相关(r=-0.836;P<0.01)。无自杀行为患者血清BDNF水平与缺乏活力因子分(r=-0.877;P=0.000)呈负相关,与SIOSS分(r=-0.642;P=0.000)呈负相关。结论(1)抑郁症自杀未遂患者BDNF水平低于抑郁症无自杀行为患者和正常人群;推测BDNF可能是参与抑郁症自杀行为病理生理机制的一种重要物质。(2)精神分裂症自杀未遂患者BDNF水平低于精神分裂症无自杀行为患者和正常人群;低水平的BDNF可能会增加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自杀风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