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冲突性话语是人类交际中一种普遍而又复杂的语言现象,其产生根源主要在于交际双方在观点、立场、利益、个性等方面存在的分歧和争议。对冲突性话语的研究可追溯到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Brenneis&Lein(1977)和Boggs(1977)等人对儿童辩论和争吵话题的探索,后来的研究者们从不同视角进行的努力进一步拓展了冲突性话语研究的视域。但是,鲜有人研究警匪间冲突性话语,尤其是从语用学角度、基于顺应论的研究更为鲜见。鉴于此,本文旨在以Verschueren的顺应论为基础,以美国著名的警匪电视剧《黑名单》第一季和第二季为语料,探讨警匪之间的冲突性话语,并致力于回答以下四个问题:(一)语言的可变性、可商讨性、顺应性这三个属性是如何在《黑名单》中警匪冲突性话语中得到体现的?(二)《黑名单》中警匪在构建冲突性话语时如何分别在语音、词汇、句法和语义层面做出语言选择的?(三)《黑名单》中陷入冲突性话语的警匪双方在面对众多的言语行为的选择时各自如何做出商讨性语用决定的?(四)《黑名单》中警匪双方的冲突性话语是否顺应语境?具体如何实现的?本研究在顺应论理论框架下,通过对所收集语料的定性与定量分析,有如下发现:(一)语言的可变性、语用的可商讨性和对语境的不顺应性这三个属性在《黑名单》的警匪冲突性话语中得到体现。(二)当《黑名单》中的冲突性话语出现时,警匪双方的语言选择呈现出多样化趋势:在语音层面,选用不同的语调、语速和重音;在词汇层面,选用不同的称呼语、粗话、贬义词和俚语;在句法层面,选用复杂性、焦点和语气各异的句型;在语义层面,选择的命题内容的主要特征是不合作性、敌对性、攻击性和破坏性。(三)在《黑名单》中,警匪双方分别通过在命令、威胁、呵斥、揭露、盘问等言语行为之中和抗议、反驳、诡辩、胁迫、讥笑等言语行为之中做出商讨性语用选择来制造冲突性话语的。(四)《黑名单》中的冲突性话语源自警匪双方对心理语境、社交语境和物理语境构成的交际语境的故意不顺应。其中,心理语境包括交际对象的心理期待和情感需求;社交语境包括社会规范、法律规范、交际规范;物理语境包括受话人、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本文在结论中指出,顺应论是《黑名单》中冲突性话语之类的特殊语言和交际现象的有效分析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