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调查早期创伤、人格特质、心理弹性和抑郁症状在武汉市青少年中的现况,探讨早期创伤与青少年抑郁症状关系及人格特质和心理弹性在其中的作用,为青少年抑郁症预防和干预提供依据。
方法:2015年9月至2016年1月,采用整群抽样法抽取湖北省武汉市5所小学(5-6年级)、3所初中(7-9年级)以及2所高中(10年级)10-17岁在校中小学生。采用自编一般情况调查表、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CES-D)、儿童期创伤问卷(CTQ)、心理弹性量表(CD-RISC)和大五人格量表简版(NEO-FFI)的神经质、外向性和严谨性分量表进行问卷调查。运用SPSS21.0版和Amos21.0软件进行数据的整理、统计和分析。主要统计分析过程包括:χ2检验、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Pearson相关分析、结构方程模型多群组分析。
结果:共发放问卷6869份,其中有效问卷6680份,问卷有效率为97.2%。研究对象年龄范围10-17岁,平均年龄(12.56±1.67)岁。其中男生3479(52.1%)人,独生子女3575(54.1%)人;小学生2710(40.6%)人,初中生3236(48.4%)人,高中生734(11.0%)人。
1.不同人口学特征青少年抑郁症状现况比较:调查人群中共检出708人有抑郁症状(10.6%)。不同性别青少年抑郁症状检出率有显著性差异(P=0.009)。高中生、父母婚姻状况为再婚、分居、离婚、丧偶者、有家族抑郁史的青少年抑郁症状检出率较高(P<0.001)。不同居住地、是否独生以及有无父母丧亲组别间抑郁症状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不同人口学特征青少年早期创伤现况比较:调查人群早期创伤检出率为33.3%,男生的早期创伤检出率显著高于女生(P<0.001)。高中生、居住地为城市、独生子女、父母婚姻状况为初婚者以及无家族抑郁史的青少年早期创伤检出率较低(P<0.001)。青少年早期创伤检出率在不同丧亲情况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不同人口学特征青少年心理弹性现况比较:调查对象总体心理弹性平均水平为63.05±18.8。男生、小学生、居住地为城市、独生子女、父母婚姻状况为初婚以及无家族抑郁史的青少年心理弹性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不同父母丧亲情况青少年心理弹性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4.不同人口学特征青少年人格特质水平比较:调查对象神经质、外向性和严谨性平均水平分别为31.49±8.49,43.36±7.31和43.46±8.00。女生外向性和严谨性显著高于男生(P<0.05),但神经质水平无显著差异。小学生、居住地为城市、父母为初婚、无家族抑郁史的青少年神经质水平最低,外向性和严谨性水平最高(P<0.05)。神经质水平在非独生子女中显著高于独生子女(P=0.002),但外向性以及严谨性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丧亲情况青少年三种人格特质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5.青少年抑郁症状与早期创伤、人格特质及心理弹性的相关关系:有抑郁症状青少年早期创伤和神经质水平较高,心理弹性、外向性、严谨性水平较无抑郁症状青少年显著降低(P<0.001)。相关分析显示青少年抑郁症状和早期创伤及神经质水平显著正相关(P<0.001),与心理弹性、外向性和严谨性显著负相关(P<0.001)。
6.人格特质和心理弹性在早期创伤和抑郁症状关系中的多重效应:①人格特质和心理弹性的中介作用:神经质和心理弹性共同在早期创伤和抑郁症状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25.7%;外向性和心理弹性共同在早期创伤和抑郁症状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12.5%;严谨性和心理弹性共同在早期创伤和抑郁症状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12.6%。②心理弹性的调节作用:心理弹性在早期创伤、人格特质和抑郁症状关联中的调节作用显著(P<0.001)。
结论:早期创伤与青少年抑郁症状的发生有关,人格特质和心理弹性在其中具有多重效应。具体而言,神经质、外向性和严谨性人格特质以及心理弹性不仅可以单独部分中介早期创伤和抑郁症状的关系,而且还能够通过早期创伤→人格特质→心理弹性→抑郁症状路径链式中介早期创伤对抑郁症状的作用。同时,心理弹性还能调节早期创伤、人格特质和抑郁症状的关系。这提示减少或避免青少年早期创伤,培养青少年良好人格特质、提高心理弹性水平可能是降低和预防青少年抑郁症的重要举措。
方法:2015年9月至2016年1月,采用整群抽样法抽取湖北省武汉市5所小学(5-6年级)、3所初中(7-9年级)以及2所高中(10年级)10-17岁在校中小学生。采用自编一般情况调查表、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CES-D)、儿童期创伤问卷(CTQ)、心理弹性量表(CD-RISC)和大五人格量表简版(NEO-FFI)的神经质、外向性和严谨性分量表进行问卷调查。运用SPSS21.0版和Amos21.0软件进行数据的整理、统计和分析。主要统计分析过程包括:χ2检验、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Pearson相关分析、结构方程模型多群组分析。
结果:共发放问卷6869份,其中有效问卷6680份,问卷有效率为97.2%。研究对象年龄范围10-17岁,平均年龄(12.56±1.67)岁。其中男生3479(52.1%)人,独生子女3575(54.1%)人;小学生2710(40.6%)人,初中生3236(48.4%)人,高中生734(11.0%)人。
1.不同人口学特征青少年抑郁症状现况比较:调查人群中共检出708人有抑郁症状(10.6%)。不同性别青少年抑郁症状检出率有显著性差异(P=0.009)。高中生、父母婚姻状况为再婚、分居、离婚、丧偶者、有家族抑郁史的青少年抑郁症状检出率较高(P<0.001)。不同居住地、是否独生以及有无父母丧亲组别间抑郁症状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不同人口学特征青少年早期创伤现况比较:调查人群早期创伤检出率为33.3%,男生的早期创伤检出率显著高于女生(P<0.001)。高中生、居住地为城市、独生子女、父母婚姻状况为初婚者以及无家族抑郁史的青少年早期创伤检出率较低(P<0.001)。青少年早期创伤检出率在不同丧亲情况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不同人口学特征青少年心理弹性现况比较:调查对象总体心理弹性平均水平为63.05±18.8。男生、小学生、居住地为城市、独生子女、父母婚姻状况为初婚以及无家族抑郁史的青少年心理弹性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不同父母丧亲情况青少年心理弹性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4.不同人口学特征青少年人格特质水平比较:调查对象神经质、外向性和严谨性平均水平分别为31.49±8.49,43.36±7.31和43.46±8.00。女生外向性和严谨性显著高于男生(P<0.05),但神经质水平无显著差异。小学生、居住地为城市、父母为初婚、无家族抑郁史的青少年神经质水平最低,外向性和严谨性水平最高(P<0.05)。神经质水平在非独生子女中显著高于独生子女(P=0.002),但外向性以及严谨性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丧亲情况青少年三种人格特质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5.青少年抑郁症状与早期创伤、人格特质及心理弹性的相关关系:有抑郁症状青少年早期创伤和神经质水平较高,心理弹性、外向性、严谨性水平较无抑郁症状青少年显著降低(P<0.001)。相关分析显示青少年抑郁症状和早期创伤及神经质水平显著正相关(P<0.001),与心理弹性、外向性和严谨性显著负相关(P<0.001)。
6.人格特质和心理弹性在早期创伤和抑郁症状关系中的多重效应:①人格特质和心理弹性的中介作用:神经质和心理弹性共同在早期创伤和抑郁症状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25.7%;外向性和心理弹性共同在早期创伤和抑郁症状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12.5%;严谨性和心理弹性共同在早期创伤和抑郁症状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12.6%。②心理弹性的调节作用:心理弹性在早期创伤、人格特质和抑郁症状关联中的调节作用显著(P<0.001)。
结论:早期创伤与青少年抑郁症状的发生有关,人格特质和心理弹性在其中具有多重效应。具体而言,神经质、外向性和严谨性人格特质以及心理弹性不仅可以单独部分中介早期创伤和抑郁症状的关系,而且还能够通过早期创伤→人格特质→心理弹性→抑郁症状路径链式中介早期创伤对抑郁症状的作用。同时,心理弹性还能调节早期创伤、人格特质和抑郁症状的关系。这提示减少或避免青少年早期创伤,培养青少年良好人格特质、提高心理弹性水平可能是降低和预防青少年抑郁症的重要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