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后殖民理论视角看《骆驼祥子》伊文·金译本的文化流失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xq55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的翻译研究视翻译为语言转换,侧重于翻译文本和原语文本的对照比较,看其忠实与否。但翻译毕竟不是简单的语言之间的文字转换,尤其是文字翻译。于是翻译理论家们就开始寻求其他的新的理论来支持翻译理论的发展,而其中最具影响力的莫过于翻译的文化视角。后殖民翻译理论从后殖民视角考查不同历史条件下的翻译行为,关注隐藏在译文背后的文化之间的权力斗争和权力运作,认为强势文化与弱势文化之间存在着权力差异,这两种文化之间从来就没有过任何平等对话。权力差异作为后殖民翻译研究的中心,主要表现为强势文化和弱势文化之间在翻译活动上的不平等。作为强势文化和其译者,往往会漠视弱势文化和文本,在翻译上主要就体现为对文本选择和翻译策略等的强势,一味地满足本国读者,而视原语文化予不顾。在翻译中,异化使得源语言的异域性最大限度地得到保留,译文读起来必然就像译著。归化是一种截然相反的方法,意味着消除源文本中的一切陌生感和异域感,使译文读起来像原著。但归化不利于文化的有效传播,常常以文化流失为代价。老舍是中国现代文学的杰出代表。幽默、讽刺、生动的描写和浓郁的地方色彩使其作品脍炙人口。由于老舍的特殊地位,对其人和作品的研究方兴未艾。相对而言,对其作品译作的研究则略显薄弱。本文以后殖民翻译理论为依据,从归化角度对《骆驼祥子》伊文·金译本文化流失的问题进行了评析。论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回顾了翻译理论发展的几个阶段以及有代表性的理论流派,介绍了后殖民(翻译)理论产生的背景、理论体系,其重要人物及其理论,指出译者应以对欧美文化中心和文化霸权的消解为己任,力避强势文化对弱势文化的渗透与吞噬。第二章从后殖民翻译角度阐述了权力差异,认为强势文化对弱势文化在翻译上的霸权主要体现在文本翻译的数量、文本的选择、文本翻译的策略等等。第三章指出强势文化译者在翻译时一般采取归化策略,并介绍了归化策略的几种具体方法以及对归化策略对传播文化方面的不足进行理论分析。第四章是是论文的主体部分,首先对《骆驼祥子》文本、作者及译本的综述性介绍,指出《骆驼祥子》的语言风格独特且文化色彩浓郁。其次以后殖民翻译理论为指导,权力差异现象为出发点,从归化策略的角度对伊文·金译本进行评析。通过考察归化策略在不同程度(完全、部分)和不同角度(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心理文化)造成的文化流失现象,指出采取归化翻译是强势文化的一种霸权体现,不利于文化的传播,不能很好地促进文化间的交流。第五章为结论,对伊文·金以及强势文化在翻译上的霸权给予批判,指出翻译应该在公平﹑平等的基础上进行,这样才不会导致文化流失,从而更好地促进文件间的交流。
其他文献
基于2007—2009年统计数据分析表明,我国各省域专利授权总数和发明专利授权量存在空间相关关系,区域间差异明显,区域经济基础、全社会研发投入和开放度显著影响专利授权。因
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逻辑推理法等研究方法对普通高校国防体育师资力量建设的政策保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高校国防体育师资力量建设未能得到均衡发展,究其主因是政策保障
民事诉讼证据交换制度发源于英美法系的证据开示制度,是民事诉讼审前程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实现诉讼公正,提高诉讼效率有重要意义。最高人民法院通过《关于民事诉讼证据
全纳教育是国际上新兴的一种教育思潮.全纳教育的发展以教育公平与平等为基础,公平与平等支撑着全纳教育.全纳教育必然是我国教育民主化追求的目标.
黑龙江省作为农业大省,农村农业信访问题偏多,主要集中在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不善方面。具体体现在涉农政策、信息、村级事务不公开、不透明,不少地方农村干部位小权大,集人
读图时代,报纸版面编辑对图片的要求不断提高,对图片的内容、构图、色彩、新闻事实、时代特点等都要求得非常突出。报纸版面编辑在划版中,图片起着重要的点睛作用。在一个版
近年来,我国农业经济发展较快,取得了一些成绩,特别是生态农业发展引人瞩目,我国各个地区根据自身特色开展了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建设,实现了经济和社会效益。但我们必须看到,由
<正>2010年3月18日~19日,中国工商银行党建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党委副书记赵林同志主持了会议。在大会上,党委书记姜建清同志全面总结了全行近年来党建工作中取得的主要成绩
由江苏省泰州中学和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联合申报,海内外16个单位共同承担,著名特级教师、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专家、省编语文教材组主编、泰州中学副校长洪宗礼主持的“中外母语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