诱导痰细胞分类对于诊断哮喘——慢阻肺重叠综合征的价值

来源 :郑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d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和目的: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均为慢性阻塞性气道炎症性疾病,但二者的气道炎症类型是不同的。在一些患者中,哮喘和COPD的特征可以共同存在,我们称之为哮喘-COPD重叠综合征(Asthma-COPD Overlap Syndrome, ACOS)或者哮喘-COPD重叠(Asthma-COPD Overlap,ACO)。据研究显示,ACOS的患病率占气道阻塞性疾病患者的20%。在阻塞性气道疾病中,能够识别出这种相当大的疾病的变异性是非常重要的,由于没有明确的诊断,不同国家对于ACOS的临床定义差异很大,这容易在主观上影响我们对这种疾病的判断,不能做出正确的具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很可能错失患者的最佳用药时机。因此,患有哮喘和COPD重叠的患者疾病恶化频繁,肺功能下降迅速,生活质量较差,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高于哮喘或者COPD的患者。目前,对于ACOS的相关研究较少,如何准确的识别和管理这一类患者仍然是临床医生的一个难题。对于这一类患有呼吸道疾病的患者进行气道炎症的分析势在必行。通过分析气道炎症,揭示气道炎症机制,辅助医师合理的给予患者激素治疗,更好的管理此类患者。本研究通过应用该技术分析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叠综合征患者痰中炎症细胞与哮喘患者、慢阻肺患者及健康对照组的异同,来展现河南省人民医院ACOS患者稳定期的气道炎症整体情况,从而指导重叠综合征的诊断及下一步合理应用激素治疗提供新的方法。
  研究方法:
  选取2015年10月至2016年6月在河南省人民医院呼吸科就诊的93例患有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的患者,分成3组,哮喘组31例、COPD组32例、ACOS组30例,另设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先对每位入组患者及健康体检者进行肺功能吹气检测,包括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再进行诱导痰细胞分类检查,并对痰中炎性细胞进行分类,最后比较4组结果的差异。
  研究结果:
  (1)COPD组痰液中嗜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明显高于哮喘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2)哮喘组痰液中嗜酸性粒细胞比例增高,明显高于COPD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3)ACOS组痰液中嗜酸性粒细胞比例明显高于COPD组及正常对照组(P<0.05),与哮喘组痰液中嗜酸性粒细胞比例相当(P>0.05),与COPD组痰液中嗜中性粒细胞比例相当(P>0.05);(4)COPD组患者肺功能与处于稳定期ACOS组患者肺功能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
  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气道炎症类型主要以嗜酸性粒细胞为主,而COPD患者主要是以嗜中性粒细胞参与为主的气道炎症反应;稳定期ACOS患者诱导痰中炎症细胞总数高于哮喘,COPD患者及健康对照组;而哮喘组,COPD组与健康对照组相比炎症细胞总数无明显差异。
  ACOS患者的气道炎症与嗜中性粒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均具有一定的关系,可根据两者所占比例指导用药并观察疗效,评估预后。因此,诱导痰细胞分类计数检测有助于反映稳定期ACOS患者的气道炎症情况,为患者药物的选择及预后判断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其他文献
研究背景:  脑淀粉样血管病(Cerebral Amyloid Angiopathy, CAA)是一种常见于老年人的由β淀粉样蛋白(Aβ)在脑皮层及软脑膜动脉沉积所致的脑小血管病。CAA的脑组织病理研究早已认识到Aβ沉积的血管壁或血管周围可以同时存在炎性反应。1974年Reid等人就在1例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中首先发现CAA病变血管合并出现血管炎性表现。血管壁Aβ沉积可引起单核巨噬细胞相关的免疫应答,
背景:  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肾脏结构与功能发生的慢性损伤。CKD几乎影响机体每个器官、系统,在非透析的CKD患者中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CVD)的患病率高,心脑血管疾病是CKD患者在进展为终末期肾病之前最主要的死亡原因。传统危险因素并不能完全解释CKD患者心血管并发症的高发病率,血管内皮细胞(va
期刊
目的:  分析混合表型急性白血病(MPAL)临床特点、遗传学特征、疗效及预后影响因素。  方法:  以2016WHO血液肿瘤分类标准为诊断标准回顾性收集郑州大学人民医院2011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初诊MPAL患者的资料,分析细胞遗传学核型、融合基因、基因突变情况、治疗经过及预后。  结果:  31例患者中男性22例,女性9例,中位年龄39岁,临床表现主要为贫血、出血、感染、肝脾淋巴结肿大。
期刊
学位
背景:  真菌性角膜炎是一种由致病真菌引起的致盲率极高的感染性角膜病变,其病变程度不仅与感染真菌的类别、真菌的毒力有关,也与宿主的抗真菌免疫反应有关。真菌性角膜炎角膜内中性粒细胞的募集是抵抗真菌最重要的防线[1]。中性粒细胞是真菌性角膜炎的关键免疫细胞。在感染早期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角膜来杀灭真菌,同时过度的中性粒细胞浸润也会造成许多组织的损伤[2]。昼夜节律描述了一个以24h循环的方式振荡的生理现
目的:  通过对于2013年至2017年在河南某三甲医院住院的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的临床特征、治疗状况、一般情况等分析,了解UC的流行病学,观察UC的临床特点,总结UC的变迁特点,从而为中国的UC诊疗提供新的思路。  方法:  纳入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在河南省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消化内科住院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纳入348例UC患者。收集UC患者括患者的年龄,性别,家
期刊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