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吵架是一种言语行为,是人们对事物有不同见解而引起的争执,并在此基础上发泄不满,侵犯对方利益的一种行为方式,是人与人之间沟通失败的一种产物。吵架不利于人际交往,也有悖于社会和谐,因此尽量消除和避免吵架已经成为一个共识。对吵架语言的研究也已经引起了各学科领域的关注,如社会学,人类学及语言学等。研究者们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了吵架这一言语行为。然而对吵架文本的研究却甚为少见或没有形成一定的研究体系。吵架文本是吵架这一言语行为的高度概括和综合,是一种特殊的语言形式。通过对吵架文本的研究,我们可以从中总结归纳出吵架发生的原因、动机及语言因素等等。了解了这些,就能帮助人们更好的认识吵架,从而在日常生活中尽量避免摩擦的产生,加强语言沟通,从而从根本上抑制吵架的发生。本文试从语用学视角对吵架文本进行解读。就研究方法而言,本文属于基于语料分析的定性研究。语料来源于截取自现代小说《中国式离婚》中的三个吵架案例。本文以Verschueren(1999)的顺应理论(Linguistic Adaptation Theory)作为理论背景指导文本的分析。Verschueren认为,使用语言就是一个不断地选择语言的过程,语言使用者要对交际过程中的语境因素做出动态的顺应,才能达到交际目的。然而,并非所有语言使用者都能顺应这些因素,因此吵架便在所难免。经过对文本进行详尽的解读,本文揭示了吵架发生的原因。在交际过程中,交际双方由于不顺应对方的物质世界、心理世界以及社会关系而导致沟通不足或不当;或忽视对非语言因素的顺应;或是因为不顺应对方的知识结构及文化背景的差异以及价值观念的不一致而诱发吵架。而吵架双方的动机因素:成功交往动机,成就动机和顾面子动机则成为推动吵架从而使之不断激化的重要原因。本文还对吵架文本进行了分类并分析了其语言特征。吵架文本分为委婉式和直露式两种。前者一般为文人墨客的笔锋交战,语言犀利,委婉;而后者为一般普通大众的吵架语言,从语言学上看,它主要有语素,句法和修辞三个方面的语言特征。通过对文本的分析,本文还总结了吵架带来的几大后果。为了响应和谐社会的号召以及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吵架既然可以预料也可以劝解,因此劝架就显得有其价值。本文探讨了几种劝架的艺术,以及通过网络调查和对一些文学作品进行分析总结得出一些吵架与劝架互动的技巧,目的在于缓解或终止吵架,使人际关系趋于统一与和谐。这将对整个人际关系和和谐的社会环境都产生积极地作用。再者,劝架语言艺术的探讨和吵架与劝架语言互动性的研究,有利于人们掌握缓解和消除吵架的方法,使这项研究具有了重要的社会意义。了解吵架发生的原因和动机,理解了吵架的过程及双方的用语特征,人们就能努力避免,消除吵架;掌握了劝架的语言艺术就能适时的调节他人的吵架缓和人际关系,这不仅是继承和发扬了我国优良的传统文化而且对推动构建和谐社会也有着积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