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比较左、右半结肠癌初治时的临床首发症状,分析左、右半结肠癌不同分期中医证型的分布规律,进一步探讨左、右半结肠癌脾虚证的发生比例以及影响脾虚证的相关因素,并探讨脾虚证、非脾虚证与结肠癌预后的关系,为中医进一步研究左、右半结肠癌提供参考。方法:1、左、右半结肠癌各期中医证型的分布情况:按照原发肿瘤部位的不同,筛选出符合纳入标准的结肠癌病例共155例,以脾曲为界,分为右半结肠癌组86例和左半结肠癌组69例。通过回顾性调阅住院病例资料,收集患者性别、年龄、入院治疗情况等一般资料,根据收集的数据资料的类型不同,采用Fisher精确概率法、Pearson卡方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Mann-Whitney U秩和检验对两组进行一般资料的统计学分析。以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AJCC)制定的TNM分期标准对入组病例进行临床分期,参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协作组结直肠癌诊疗方案》中的结肠癌中医证型对左、右半结肠癌进行中医辨证分型,采用Fisher精确概率法或Pearson卡方检验对两组不同分期中医证型分布比例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两组不同分期中医证型的差异。2、左、右半结肠癌脾虚证的相关因素分析:参考《中医虚证辨证参考标准》中脾虚证的辨证标准对左、右半结肠癌进行辨证分型,采用Pearson卡方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对左、右半结肠癌的脾虚证分布比例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两组脾虚证分布比例的差异。对符合入组条件的Ⅲ、Ⅳ期结肠癌98例病例进行研究分析,根据相应数据资料的类型分别采用线性回归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影响Ⅲ、Ⅳ期结肠癌脾虚证的因素。3、Ⅲ、Ⅳ期结肠癌脾虚证的生存分析:将电话随访成功的66例病例纳入生存分析,按照不同证型进行分组,采用Fisher精确概率法或Pearson卡方检验比较两组总生存率的差异;采用Kaplan-Meier法、log-rank检验、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生存分析,对生存资料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探讨影响结肠癌的预后因素。结果:1、中医证型分布情况共有155例合格病例纳入本研究,右半结肠癌患者86例(占55.48%),包括Ⅰ期6例、Ⅱ期27例、Ⅲ期25例、Ⅳ期28例;左半结肠癌患者69例(占44.52%),其中Ⅰ期4例、Ⅱ期20例、Ⅲ期21例、Ⅳ期24例。临床首发症状以腹部不适(包括腹胀和腹痛)、便血及黑便在两组中有显著差异。统计结果显示Ⅰ、Ⅱ期右半结肠癌与左半结肠癌的中医辨证分型无显著性差异,两组证型以痰湿内停证、瘀毒内结证为主;Ⅲ期左、右半结肠癌脾肾阳虚证、痰湿内停证有显著差异,气血两亏证、肝肾阴虚证、瘀毒内结证无显著性差异;Ⅳ期左、右半结肠癌中脾肾阳虚证具有显著性差异,气血两亏证、肝肾阴虚证、痰湿内停证、瘀毒内结证在两组中无显著性差异。Ⅲ、Ⅳ期右半结肠癌以脾肾阳虚证最为多见,左半结肠癌以痰湿内停证最为多见。2、脾虚证的相关因素脾虚证的分布在Ⅲ、Ⅳ期右半结肠癌和左半结肠癌中有显著差异,且以右半结肠癌脾虚证居多,但在Ⅰ、Ⅱ期两组中无显著性差异。Ⅲ、Ⅳ期结肠癌脾虚证与白蛋白、血红蛋白、PS评分呈负相关,与CEA升高呈正相关。3、生存分析66例结肠癌病例纳入生存分析,Ⅲ期VS Ⅳ期结肠癌O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1年生存率有显著性差异;Ⅲ期、Ⅳ期结肠癌脾虚证VS非脾虚证的生存曲线两组比较均无显著差异,两组6个月、1年、2年生存率无显著差异。单因素分析中分期、手术史、CA199影响中晚期结肠癌的预后,且手术史是影响中晚期结肠癌生存的保护因素,CA199是OS的危险因素。结论:左、右半结肠癌的中医证型分布不同,Ⅰ期、Ⅱ期左、右半结肠癌均以痰湿内停证、瘀毒内结证为主,Ⅲ期、Ⅳ期右半结肠癌以脾肾阳虚证为主,左半结肠癌以痰湿内停证为主,特别是脾虚证在右半结肠癌中发生比例较左半结肠癌高。脾虚证与白蛋白、血红蛋白、PS评分、CEA升高具有相关性。本研究中脾虚证对结肠癌预后无显著性影响,但脾虚证对结肠癌的预后影响仍值得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