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往古代先民食谱的研究主要来源于文献资料,以及诸如植物遗存和动物骨骼遗存等不同形式的直观考古材料,而以动物、植物等直观考古遗存为基础的科技考古手段能够提取更深层次的信息,为研究古代食谱提供新的视角。目前古代食谱研究中最为常用的方法就是稳定同位素的分析方法,通过对人骨中的骨胶原蛋白(常用的就是稳定碳、氮同位素)的分析,探讨一个个体最后几十年的饮食情况。本文对河南省许昌市打绳赵墓地战国时期人骨骨骼骨胶原蛋白中的δ13C值和δ15N值进行测试分析,一方面可以判断战国时期打绳赵先民的食谱结构和肉食水平,另一方面为探讨粟和小麦在东周时期我国北方主粮中的具体地位提供新的信息,同时为研究中原地区的农业史和东周先民食谱的区域特征提供新的材料。打绳赵墓地战国时期先民的稳定碳、氮同位素分析表明,总体上战国时期先民的食物结构呈现C3类植物(小麦)和C4类植物(粟)混合的特征;整体的食肉水平有限,并且内部食肉水平有一定差异。打绳赵墓地战国时期墓葬表现出各种差异(填土、二层台、头向、随葬品等)表明内部的丧葬习俗或者文化传统,甚至经济地位存在差异,但是这些差异并没有影响到先民的食谱结构,即这些先民的食谱特征并没有受到这些差异的影响。其中没有葬具的个体明显食用较多小麦,进一步证实此时小麦主要被经济地位较低的群体食用。另外排除M54,其余的屈肢葬个体的δ13C值明显偏低,说明其余的屈肢葬个体以C3类植物(小麦)为主,推测这里屈肢葬可能比直肢葬的经济实力低或者生活状况差。打绳赵墓地战国时期横向、纵向的对比,表明中原地区东周时期小麦开始大范围被北方居民所食用,成为当时的主粮之一。打绳赵墓地汉代及汉之后先民的稳定碳、氮同位素分析表明,汉代及汉之后先民食用C3类植物增大,也就是小麦的食用量加大,肉食资源和战国时期的相差不大。据此推测打绳赵墓地汉代及汉代之后小麦在当时人们的主粮中的比重逐渐增大,其地位逐步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