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GABA能信号缺陷假说是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SZ)发病机制的重要假说之一。近期研究也显示GABA通路相关基因表达与基因DNA甲基化水平在SZ中存在改变。本研究以精神分裂症为研究对象探索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GABA通路相关基因的基因表达和启动子区DNA甲基化水平与SZ及其干预治疗的关系。方法本研究共纳入53例SZ患者(病例组)和53例健康对照(对照组),并对病例组进行8周药物干预,对对照组及病例组治疗前后进行外周血采集。采用SYBR Green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DNMT1、DNMT3a、GABRB2和TET1基因mRNA表达水平,Massarry技术检测GABRB2基因启动子区DNA甲基化水平,比较病例组治疗前(基线期)和对照组及治疗前后病例组PBMC中GABA通路相关基因mRNA表达水平以及GABRB2基因启动子区DNA甲基化水平。结果1.(1)基线期病例组PBMC中DNMT3a基因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2),经性别分层分析显示两组间该基因表达水平在男性中有显著性差异(P=0.002),在女性中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间其它3个基因mRNA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8周治疗前后SZ患者PBMC中TET1、GABRB2、DNMT1、DNMT3a基因mRNA表达水平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1)基线期病例组与对照组间PBMC中GABRB2基因启动子区总甲基化和各CpG位点的甲基化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经性别分层分析,显示两组间GABRB2基因启动子区总甲基化水平在两性别中均无显著性差异,在男性中病例组PBMC中CpG28位点的甲基化水平显著降低(P=0.033),而女性中两组间该位点甲基化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2)治疗后SZ患者PBMC中GABRB2基因启动子区总DNA甲基化水平显著性降低,(P=0.000),CpG位点甲基化水平未见显著性变化(P>0.05)。3.病例组和对照组PBMC中GABRB2基因启动子区总甲基化及男性中病例组与对照组CpG28位点的甲基化与DNMT1、DNMT3a、GABRB2和TET1基因mRNA表达进行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男性中两组CpG28位点的甲基化与DNMT3a基因mRNA表达水平无显著性相关(P>0.05);两组间基因启动子区总甲基化水平与各基因mRNA表达水平均不存在显著性相关(P>0.05)。结论1.SZ患者PBMC中存在DNMT3a基因mRNA过表达,提示SZ患者外周血中可能存在甲基化的改变。2.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可降低SZ患者PBMC中GABRB2基因启动子区DNA甲基化水平,提示基因启动子区DNA甲基化可能参与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作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