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四大确立了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在此后的近二十年里,我国经济快速运行,国内生产总值稳步提高。2010年,我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均GDP达4400美元,已步入中等偏上收入国家的行列。然而,在经济总量急剧扩大的同时,我国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其中居民收入差距扩大便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瓶颈。1992年以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然而,由于不同群体间的收入增长速度存在明显差异,因此,居民的收入差距逐渐扩大。目前,居民收入差距主要表现为:城镇内部和农村内部差距、城乡差距、行业差距、区域差距。居民收入差距的日趋增大,加大了社会的两极分化,不利于缓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给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了诸多不利影响。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有以下原因。首先,居民收入差距扩大是工业化进程中二元结构下的必然结果。我国的城市化进程远远落后于工业化,导致农业与其它产业的劳动生产率相差巨大。在农村富余劳动力流动的过程中,居民收入差距也会出现阶段性扩大的现象。第二,居民收入差距扩大是市场机制本身与市场化不足综合作用的结果。市场机制本身就具有提高效率、扩大居民收入差距的作用。而目前我国职工工资增长与协商机制不健全,劳动力市场分割以及行业垄断现象的普遍存在,都是市场化不足的重要表现。这进一步加大了居民收入差距。第三,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还和政府调控政策有关。政府的非均衡发展战略、城乡公共服务的非均等化,政府监管职能的缺失,客观上都加大了居民收入差距。要想破解居民收入差距过大的难题,政府应从以下三方面入手:首先、要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收入差距扩大的关系,树立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理念,推动经济和谐发展。其次,要建立健全职工工资增长与协商机制,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打破行业垄断,营造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最后,要不断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积极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加快税收体制改革,完善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