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滇西兰坪中-新生代盆地内大量产出规模不等的脉状Cu-Ag矿床,前人对包括白洋厂矿床在内的主要矿床的容矿地层岩性、矿床地质及地球化学特征与矿质来源示踪的研究表明,区内的脉状Cu-Ag矿床属于沉积-改造矿床或层控矿床,地层建造水和大气降水为主的热卤水循环是重要的成矿机制,成矿时代被限定在喜马拉雅期,其矿床成因仍存在分歧,主要有陆相喷流沉积、沉积-改造等观点。云龙白洋厂Cu-Ag矿床位于兰坪盆地中南段,近期勘查获得了重大突破,矿床规模已达大型。白洋厂矿段露天采场边坡的系统观测,结合勘查钻孔及坑道地质编录资料分析显示,区内Cu-Ag矿体呈浸染状、块状及脉状产于K2h块状砂岩中,其产出均严格受同沉积断层有关的圈闭构造或岩性界面控制。按矿化赋存层位,可分为六种矿化类型。与典型的SSC型矿床相比,除Ⅰ型矿体具有浅紫交互带和弱的矿物分带性外,区内砂岩Cu-Ag矿床受断层控制特征明显,矿化-蚀变分带性较弱,但发育较强的重晶石化,从而表现出明显差异性特点。因而,深入揭示该矿床的成因机制,查明其矿化富集规律,可有效指导本区及外围地区的找矿勘查工作部署。为此,本文在区域地质路线调查、矿区地质填图、勘查工程地质编录及矿床地质综合调查分析的基础上,选取白洋厂矿段Ⅰ、Ⅱ、Ⅲ型Cu-Ag矿体为研究对象,采用矿物地球化学、流体包裹体及S、Pb同位素示踪等手段,详细开展了白洋厂砂岩Cu-Ag矿床地质、矿物地球化学、流体包裹体及S、Pb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的综合研究,查明其成矿地质环境、成矿流体特征,揭示矿床金属硫化物及硫酸盐矿物的元素组成、硫同位素组成及流体包裹体特征的变化规律,以及成矿作用的控制机制,为反演成矿流体演化过程、构建合理的成矿模型提供支撑依据。本次主要取得了下认识:1、矿区出露的地层由老至新依次为白垩系南新组(K2n)砂泥岩夹泥砾岩及钙结核泥岩、虎头寺组(K2h)块状砂岩及古近系古新统云龙组(Ey)膏质泥砾岩及砂泥岩,K2h与K2n整合接触,Ey与K2h平行不整合接触,K2h富炭屑砂岩是主要容矿岩层。其中,K2n、K2h及Ey均发育多层次的同沉积软变形构造,包括小型滑脱褶皱、同沉积正断层、砂泥脉及枕球构造等;而K2h顶部及底部Ey的同沉积滑脱褶皱、正断层显示与Cu-Ag成矿作用同步发生的特征。2、区域及矿区地层、构造是区域性多期次挤压应力持续作用的结果,先后经历了白垩纪的前陆盆地、晚白垩世末期-古近纪古新世早期的盆地反转(早期的褶皱及断层组成的褶皱冲断带)、古新世晚期-始新世早期的陆内裂陷盆地、始新世晚期的盆地反转和构造隆升(晚期的褶皱及断层组成的褶皱冲断带)的演化历程。白洋厂矿区的构造,主要表现为紧闭背斜(局部倒转)和宽缓向斜间互平行展布的特征,并发育逆断层(纵断层)及次级走滑断层(横断层)。以白洋厂矿段为例,其中晚白垩世末期-古近纪古新世早期的盆地反转时期,持续性挤压作用导致褶皱冲断带的发育,以同步发育的近南北向的F1同沉积断裂(带)为界,形成近南北向的西侧紧闭斜卧背斜和东侧倒转向斜平行并置的构造格架,严格控制了矿区砂岩Cu-Ag矿床的成矿作用,也是主要成矿时期;而始新世晚期发育的褶皱冲断带是破矿构造,导致K2n和K2h逆冲在Ey之上,造成F1断裂带内及两侧既成矿体的局部破裂,此时期仅存在局部的次生矿化作用。3、区内矿石矿物中主要金属硫化物有辉铜矿、斑铜矿、黝铜矿、黄铁矿等;硫酸盐矿物为重晶石与石膏。4、金属硫化物硫同位素组成特征表明,矿床有轻硫同位素富集的性质,硫同位素主要发生BSR过程,同时在成矿期还发生TSR过程的特点。5、铅同位素表明,白洋厂矿区铅主要来源于地壳中,但是有地幔铅迁入的特点。6、铜硫化物共生重晶石的流体包裹体特征显示,成矿流体为中-低温(119.3-277.8℃)、低盐度(4.3-15.4wt%NaCl),随着矿化作用的进行,早期可能有新的流体加入,而到后期便缺乏新的流体加入。7、综合分析得出,白洋厂砂岩Cu-Ag矿床为受F1同沉积断裂及褶皱构成的圈闭构造控制的非典型SSC型矿床,可归为SSC型矿床中的砂岩型亚类,成矿时期为云龙早期(即E1)。由此确定,同沉积变形构造是重要的控矿要素,可作为矿区及外围地区勘查找矿和资源评价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