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日本发动甲午战争以来,中日两国关系一直处于“不正常状态”,这一状态至1972年才结束。在结束两国关系不正常化的过程中,中日两国的民间外交发挥了重要作用,出现了“以民促官”的现象。近些年中日两国的关系再次陷入低谷,然而民间外交并未因官方关系的恶化而停滞不前。结合以往中日民间外交的历史分析这段较有特色的中日民间外交,我们更可能全面地了解它的内涵以及其他方面。本文首先系统讨论民间外交在学术上的不同观点,在甄别研究的基础上弄清了民间外交的属性,基于清晰的属性认识和民间外交的历史实践,把民间外交归入广泛意义上的外交领域,得出民间外交是“非正式性外交”这一基本概念。其次,在这一概念的指引下研究了中日民间外交的历史,提炼出民间外交承载的中国传统外交思想以及对当代中国民间外交的启示。再次,在分析完中日民间外交的历史基础上,考察了安倍政府以来中日民间外交的一些具体事件,通过与传统民间外交的对比得出新时期的中日民间外交的新特点。最后,通过综合新时期中日民间外交的现状与以往中日民间外交的历史事实,分析了制约中日民间外交的因素,以及从机制、制度、行为体等多个角度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具体的章节安排:第一章,民间外交的学理分析,本质的核心是希图从理论上解释清楚民间外交。第二章,中日民间外交的历程及反思,旨在通过梳理典型历史事件,凝练出中日民间外交在持续开展过程中所沉淀的外交思想精华,并客观评价其价值。第三章,安倍时期中日民间外交的发展及新特征,核心内容在于通过叙述中日民间外交的事件,总结出中日民间外交与传统民间外交的不同点。第四章,当前中日民间外交发展的制约性因素,意在总结影响中日民间外交的各种因素。第五章,推进中日民间外交进一步发展的对策,本章的心思在于为中日民间外交的健康发展提供理论性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