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试验在常用的高产施氮水平(180 kg/hm2和150 kg/hm2)和高产基蘖穗肥配比(3:3:4)条件下,以2个中迟熟杂交籼稻(德香4103、宜香3724)为材料,研究了穗肥在倒4叶(促花肥)与倒2叶(保花肥)不同施用比例(分别为1:3、2:2、3:1、4:0,记为N1、N2、N3、N4)对水稻产量形成、群体质量及若干生理特性的影响。2012年在180 kg/hm2施氮量下主要研究了穗肥运筹对群体质量和产量的影响,2013年设置180 kg/hm2和150 kg/hm22个施氮量水平,主要研究了穗肥运筹对产量形成及其生理特性的影响。经过2年大田试验,取得了如下结果:1.180kg/hm2和150 kg/hm2施氮量条件下,穗肥运筹均对水稻产量影响显著,穗肥运筹与品种互作不明显,2品种随穗肥运筹产量趋势表现一致。穗肥运筹与施氮量存在明显互作,180kg/hm2施氮量下2品种均以促花肥:保花肥为1:3(N1)时产量最高;而150kg/hm2施氮量下则均以促花肥:保花肥为2:2(N2)时产量最高。在产量构成上,180kg/hm2施氮量下N1产量较高的原因在于每穗粒数多,总颖花量大,且结实率和千粒重高;而150kg/hm2施氮量下N2产量较高的原因在于每穗粒数多,总颖花量大。2.穗肥运筹对枝梗、颖花分化和退化影响显著,并最终影响每穗颖花存数,不同施氮量下表现不同。180kg/hm2施氮量下随着促花肥施用比例增加,一次枝梗、一次颖花、二次枝梗、二次颖花分化数逐渐减少,而退化数逐渐增多,退化率逐渐增大,N1由于分化数多退化数少颖花存数最多。150kg/hm2施氮量下N2枝梗和颖花分化数最多,退化率较低,尤其是二次枝梗和二次颖花退化率显著低于N1、N3,因此每穗颖花存数最多。3.180kg/hm2施氮量下穗肥运筹对水稻群体质量影响显著。随着促花肥施用比例增加,上三叶尤其是剑叶长、宽和面积迅速增加,群体叶面积指数显著增加,上三叶占总叶面积的比例也表现增加,而粒叶比表现显著降低;上三叶面积增加使叶基角和叶开张角增大,叶片披垂度增加,群体透光变差;随穗肥促保比增加,绿叶面积衰减速率加快,齐穗后倒2叶、倒3叶净光合速率显著降低,花后物质生产能力显著下降,而茎叶物质输出表现增加。N1处理由于叶面积指数适宜,粒叶比最高,群体透光较好,上三叶尤其是倒2、倒3叶净光合速率高,且绿叶面积衰减慢,群体质量表现最优,花后物质积累因此最多。4.穗肥运筹对水稻孕穗期氮代谢及糖氮比影响显著,且不同施氮量下差异较大。180kg/hm2施氮量下植株氮代谢整体强于150kg/hm2,表现在谷氨酰胺合成酶(GS)活性、叶绿素含量和氮浓度上均有优势;而糖浓度和糖氮比则表现相反。180kg/hm2施氮量下N1处理在氮代谢相对较强水平下氮浓度先低后高,而糖浓度和糖氮比始终最高;150kg/hm2施氮量下N2处理在氮代谢相对较弱水平下促花肥施用后氮代谢居中,保花肥施用后迅速增强,抽穗期达最高,而糖浓度和糖氮比保持适宜且平稳增加。相关分析表明糖浓度及糖氮比与颖花分化退化存在显著相关性,这可能是穗肥运筹影响每穗颖花存数的生理基础。5.就本研究而言,提出180kg/hm2施氮总量下穗肥运筹应注意控制穗分化前期的穗肥用量,在氮代谢较强水平下协调碳氮代谢,以增加每穗粒数和颖花量,并控制叶面积,提高粒叶比,保持合理的群体结构,并在后期增施穗肥以提高叶绿素含量,减缓绿叶面积衰褪,促进花后光合生产,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150kg/hm2施氮量下穗肥运筹则应注意两次穗肥用量的协调,以维持相对适宜的氮浓度和糖氮比,从而增加每穗颖花现存数,以增大总颖花量提高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