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育种有关的无性繁殖体系及开花授粉特征的研究

来源 :南京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cespr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杂种优势是大幅度提高大豆产量的主要途径.核质互作雄性不育系的发现为大豆杂种优势的利用提供了可能.目前不育系的自然结实率低,不育系只能通过人工杂交或不育株上自然异交所得的少量种子来扩繁.不育系在短时间内不能繁殖出大量的群体,以供深入研究和应用.该研究从无性和有性繁殖两个方面着手,一是通过建立扦插繁殖体系,二是挖掘有效的花粉源和雌性育性好的单株或家系提高NJCMS1A的异交结实率,拟快速繁殖出大量的NJCMS1A群体,为杂种优势的利用奠定基础.
其他文献
《新闻爱好者》1986年第3期“通讯员园地”专栏里发表了王致君同志的《摄影署名何其多》一文,对某些新闻照片署两三个人的名字提出了批评。我认为:这种批评有一定道理,但也
Our long-term objective is to develop a software toolbox for pre-embodiment design of complex and heterogeneous systems, such as cyber-physical systems. The nov
水稻白叶枯病(Xanthomonas oryzae pv.oryzae)是影响中国水稻生产的最主要病害之一,明确稻白叶枯病群体遗传结构对抗病育种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该研究以传统病理学结合rep-PCR
在人们印象中,经济新闻往往是罗列一大堆枯燥的数字,或者是概念加例子,平淡无味,很难读下去。怎样把经济新闻写活?《个体贩运大军搞活湘粤赣边境流通渠道》一文给人以有益的
试验于2000年3-10月在甘肃农业大学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重点学科网室内进行,选取小麦/蚕豆间作为研究对象,利用盆栽、箱栽、池栽等手段,研究了二作根系生态生理特性在整个生育期的时空差异及氮磷肥供应水平对其调控作用,并结合产量进一步分析了该间作群体高效利用养分的根系生理生态机制。结果表明: 1.小麦/蚕豆间作具有明显的产量优势。各处理的LER都大于1,间作经济产量比...
中国青年报1986年6月27日头版在一篇《青工张林五年五上建议书》的消息后,配发了一篇短评,标题是《“!”后的“?”》,写的是辽宁省瓦房店市阀门厂青工张林四次向厂领导“上
该研究是在水稻TAC基因文库基础上,通过农杆菌介导转化,建立了水稻大片段DNA转移技术体系.从文库中随机挑取含插入子约80kb大小的TAC(pYLTAC17)质粒,分别同三种不同的农杆菌
最近,一位科研人员反映,某些报纸在报道她的科研成果时严重夸大和失实,引起了国内外同行的纷纷议论,影响我国和她本人的声誉。一位中央领导同志了解到这个情况后,严肃地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