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理论与实验研究表明,全氢化的锗烯(锗烷)是带隙为1.59 eV的非磁性半导体,而一侧半氢化的锗烯对应带隙为0.50 eV的铁磁性半导体,其优异的电子特性有望在光电器件、传感器、场效应管等诸多应用领域中得以展现。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如何有效的控制其电荷输运与掺杂是摆在科研工作者面前的一道难题。传统离子注入与迁移的掺杂方式不可避免的会对材料造成损害,从而降低材料的性能。因此寻找更为有效且方便可行的半导体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理论与实验研究表明,全氢化的锗烯(锗烷)是带隙为1.59 eV的非磁性半导体,而一侧半氢化的锗烯对应带隙为0.50 eV的铁磁性半导体,其优异的电子特性有望在光电器件、传感器、场效应管等诸多应用领域中得以展现。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如何有效的控制其电荷输运与掺杂是摆在科研工作者面前的一道难题。传统离子注入与迁移的掺杂方式不可避免的会对材料造成损害,从而降低材料的性能。因此寻找更为有效且方便可行的半导体掺杂方式成为当今国际前沿的研究热点。目前,利用电子受体分子或电子施体分子与材料间的相互作用,完成有效分子掺杂的研究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本文利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方法,系统研究了tetrathiafulvalene(TTF)和tetracyanoquinodimethane(TCNQ)这两种不同类型分子吸附对氢化锗烯电子特性的影响。结果发现,电子受体分子TCNQ的吸附能使全氢化锗烯或半氢化锗烯均从半导体变为金属性质,而电子施体分子TTF的吸附仅使全氢化锗烯产生了n型掺杂效应。为了有效的调控氢化锗烯的分子掺杂,对全氢化锗烯和半氢化锗烯分别施加了双轴应变。计算结果表明,全氢化锗烯的带隙和TTF分子吸附所致的n型掺杂可受应变线性调控;而对于吸附TCNQ分子的全氢化锗烯而言,当外施拉应变达到2.5%时,全氢化锗烯/TCNQ体系又从金属转变为半导体,并实现了有效的p掺杂。与全氢化锗烯相比,半氢化锗烯对应变极为敏感,仅施加0.25%的拉应变后,TCNQ分子吸附导致的磁性半导体—金属的转变便发生了反转,并能在0.25%~1.25%的应变范围内保持p型磁性半导体的特征;而当应变达到1.5%时,吸附体系的电子结构再次发生变化,又一次从铁磁性半导体转变为金属。本文对氢化锗烯吸附分子后的几何结构、电荷转移与分布及电子性质的详细研究,解释了氢化锗烯吸附不同类型分子导致电子特性变化的原因,揭示了应变调控氢化锗烯中分子掺杂的机理,为相关实验提供了理论指导依据,并对日后基于氢化锗烯电子器件的实际应用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近年来,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不断提高着人们的生活品质,这也使人们对新技术的应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高精度天气预报、自动驾驶等任务在这一过程中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美国外交政策变化的重要时期。威尔逊将这场战争视为美国攫取世界霸权和重塑国际关系的绝好时机。这场战争也吸引了美国许多知识分子的关注。沃尔特·李普曼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从互联网上获取知识的需求也不断增加。传统上被广泛使用的信息检索系统需要用户从若干篇排序的网页中,理解并找到答案,这无疑会耗费一定时间。
触觉是人体进行精细运动控制的关键。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触觉感觉反馈能够有效地帮助脑卒中与截肢等运动功能障碍患者进行运动康复。目前,经皮电刺激引起的电触觉是实现触觉感
唐诗和明传奇作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独具特色的两种文学样式,在其所处时代都取得了极高的文学成就。二者虽然时代相隔甚远,且表达方式各异,但却存在着一定的交集。明代众多传
周伯琦是元末汉族扈从文人,在元末政坛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著有诗集《近光集》三卷及《扈从集》一卷,另有《说文字原》与《六书正譌》两部文字学著作,同时也工书法与书画鉴赏
两亲性嵌段共聚物在选择性溶剂中能形成结构丰富可调的有序组装体(如球形胶束、柱状胶束以及囊泡等)。相比小分子组装基元,嵌段共聚物具有特殊的松弛行为,组装过程中存在许多亚稳态,因此其组装动力学过程对组装体结构有显著影响,调控其组装动力学过程对构建具有复杂精细结构的组装体有着重要的意义。本论文研究了AB型两亲性嵌段共聚物聚苯乙烯-b-聚(4-乙烯基吡啶)(PS-b-P4VP)在微流控芯片中的自组装行为,
随着我国司法机关不断推进案件信息公开,海量的裁判文书得以出现在互联网上,这些裁判文书蕴含了丰富的信息,对其进行挖掘将产生巨大的价值。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发展的背景下,
茈二酰亚胺是一类具有缺电子共辄体系的有机染料,在光照下能够连续光激发形成阴离子自由基激发态;该阴离子自由基激发态是一种强光还原剂,能够发生一些常规方法难以实现的有
钌配合物由于其丰富的光物理化学性质、较高的发光量子产率及长的磷光寿命等优点而引起较为广泛的关注。多吡啶钌配合物的结构容易修饰,通过在配体上引入特定的官能团可以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