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方丈记》是鸭长明在平安末期的随笔集,与清少纳言的《枕草子》、吉田兼好的《徒然草》被誉为日本古代历史上“三大随笔”。《方丈记》中所表现出的无常观思想,成为日本中世文学在思想内容上的一大特点。《方丈记》写于1212年,共12段,以不到一万字的篇幅叙述作者鸭长明(1155--1216)在年少时亲眼目睹的的种种灾厄、以及自己在人生道路的坎坷失意,和出家后隐居生活的闲适等,从其文笔、内容、观念来评鉴,皆属告白文学中第一流之杰作。《方丈记》开篇用流水,水泡的无常演变来突出无常观的主题,然后举出许多现实生动的例子,来阐述《方丈记》中无常观的思想。同时,与《徒然草》中无常观进行对比,究其无常观产生的根源。本论文试图通过鸭长明对生与死的态度,对《方丈记》中的无常观进行详细研究。本文一共分为五个部分。前一部分包括研究目的、意义和范围。第二部分探索无常前景,通过无常观的一般意义以及日本人的无常观来引出下文《方丈记》中无常观的探讨,试图通过佛教中的无常从而进一步了解鸭长明眼中的生死观。第三部分切入正题,探索形成《方丈记》中的无常观的要因。通过方丈记内容的分析,以及《徒然草》中无常观的对比,来论证《方丈记》中的无常思想。第四部分通过叙述《方丈记》与中国文化的渊源,论证出中国文化对鸭长明有着深刻的影响,鸭长明汲取中国文化的精华,化为己用,创造出了日本民族独有的新文体——和汉混合体。他对于日本文学艺术的创造、发展、延续和辉煌却有着深远的影响。第五部分结论,总结全文,论述文章不足和今后研究方向。在论点上,“无常观”、“佛教观”“隐逸思想”为《方丈记》论述主题,但本论文从“方丈记”的内容出发,或透过《方丈记》相关的周边著作论述,并辅以知名学者的观点来支持或补述,希望能加强本论文的可信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