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东派生诉讼制度研究

来源 :中山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hnwangjoh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公司法》、《证券法》的一个亮点是引入了股东派生诉讼制度。这项制度填补了我国相关法律的空白,强化了对公司股东尤其是中小股东权益的保护力度,完善了公司治理机制,增强了投资者对我国证券市场的信心,意义深远。
  但是,股东派生诉讼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不是通过几款法律条文的简单规定就可以完成的。本文基于公司法的基础理论及相关司法实践,分析了现行股东派生诉讼制度的不足和制度运行中遇到的障碍;进而结合股东派生诉讼的基础理论和我国实际情况,讨论了该如何借鉴他国立法经验,完善我国股东派生诉讼制度,发挥其应有功能。本文运用比较法的研究方法。
  本文共三章。
  第一章是我国股东派生诉讼的实践与立法现状。这章从讨论我国股东派生诉讼在司法实践中的困境出发,结合新《公司法》、《证券法》中相关法律规定进行分析,得出结论:我国现行股东派生诉讼制度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不足,包括欠缺预防滥诉的制度设计、缺乏完备的诉讼程序规定、没有明确诉讼后果的承担。存在不足的主要原因则在于立法者对制度功能认识的偏差和立法理念的落后。
  第二章是股东派生诉讼制度完善的理论基础和现实依据。基础理论部分,本章对股东派生诉讼制度的背景、特点、功能三个方面进行了探讨,得出对制度完善的有益启发;进而从股东派生诉讼的权利来源及诉讼事由、原告资格及被告范围、派生诉讼的提起及其制约、诉讼后果的归属四个方面,对现行制度规定进行深入分析;现实依据部分,主要研究了我国特有的国有企业的特殊问题,以及制度运行中遭遇的厌诉心态和滥诉行为,这是股东派生诉讼制度在我国发挥其应有功能必须应对的难题。
  第三章是完善我国股东派生诉讼制度的思考。基于前面两章的分析,本章提出了完善该项制度的基本原则:实现利益平衡、预防滥诉行为、强化可操作性。根据这三项原则,文章进一步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制度完善的具体建议:关于提起派生诉讼的原告资格的确定、关于股东派生诉讼的被告范围的确定、关于股东提起派生诉讼的程序与费用安排、关于公司自身在股东派生诉讼中的地位、关于判决后原告的权利义务。
  第三章是本文的重点,论述比较详细具体。其中,关于提起派生诉讼的原告资格的完善建议包括:作为原告的股东的持股比例、作为原告的股东的持股期限、作为原告的股东的代表性、国有企业职工可否作为派生诉讼的原告四个部分;关于股东派生诉讼的提起的完善建议包括:前置程序、管辖、案件受理费、诉讼费用担保四个部分。
其他文献
“套路贷”是类型化违法犯罪活动的概括性称谓,近几年呈高发趋势,严重扰乱了经济金融秩序、司法秩序以及社会秩序。两高两部以及各地方虽出台了相关的司法文件,但是由于相关司法解释多为从宏观角度进行的原则性规定,各省市出台的相关地方司法文件又各有不同,加之“套路贷”犯罪所具有的刑民交叉、多个违法犯罪行为任意组合、参与作案人员众多等特点使得在司法实践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亟待明确和解决。为此应先厘清“套路贷”的概
非法行医罪规定在刑法第三百三十六条,其法条的规定看似简单明了,但自设立以来就争议不断,随着司法解释的出台以及相关行政法律法规日趋完善,争议逐渐平息了许多。不过由于科技的飞速发展以及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在理论研究和司法实践适用中仍然存在一些疑难问题,所以现在要想精准打击非法行医罪,要求更高、难度更大,比如非法行医罪呈现形式愈发复杂,很可能将以不同于以往的形式出现,有别于我们一般观念里的非法行医罪。疑
学位
P2P网络借贷是互联网金融创新的产物,突破传统金融借贷模式,成为互联网金融的典型代表。P2P网络借贷平台从2007年出现,2016年开始如雨后春笋在全国各地出现至2019年逐渐被取缔,但为我国互联网民间企业融资的发展提供了经验。P2P网络借贷问题,也是互联网金融走向社会的问题。P2P网络借贷平台异化引发涉嫌非法集资、平台运营不当、监管政策不完善、相关处罚制度不契合等问题反映出互联网金融到来与我国现
虚假诉讼一词由来已久,2015年《刑法修正案九》出台前,我国理论界对虚假诉讼行为的定性有多种说法,其主要的说法有诈骗、敲诈勒索、妨害作证和无罪。正是因为理论界的学术争议,导致在司法实践中对于虚假诉讼行为产生了许多不同罪名的刑事判决。2015年《刑法修正案九》出台后,虚假诉讼罪被正式增列入第三百零七条,作为一个独立罪名纳入了我国《刑法》之中。伴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法治的不断进步,文明和谐的大环境
起源于罗马法的居住权制度,对世界各国及地区的相关立法产生了颇深影响。2002年我国《物权法(草案)》就曾提出过居住权制度,但因种种原因并未被采纳,2007年正式公布的《物权法》中无居住权制度。直至2018年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建立更完善的住房制度以及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的会议精神,使新时期社会所需与民法典物权编的编撰结合在一起,共同聚焦人民居住权利的问题,引来学界对于居住权制度的又一次理论探讨。最终
学位
随着经济发展,未成年人独立持有财产的现象越来越多,父母不当处分未成年子女财产问题时有发生。我国法律承认未成年人财产权,同时未成年人财产又具备一定的特殊性,管理权和所有权分离,易遭受父母的不当处分。父母处分未成年子女财产行为中涉及未成年子女财产权益、父母的财产监护权、相对人利益等多方利益关系,必须对处分行为加以界定,特别是在《民法典》语境下作出准确理解,梳理分析实践中父母处分未成年子女财产具体情形。
商标与商品通用名称之间的冲突由来已久,尤其近些年来,随着商标侵权案件的攀升,二者之间的纷争已成为商标法研究与司法实践中的难点问题。商标与商品通用名称之间既相互联系又有明显区别。其中,最大的区别为其标识本身是否具有商标显著性,显著性的有无直接决定了商标与商品通用名称的属性,显著性的变化也是商标与商品通用名称相互转化的枢纽。显著性是商标的灵魂,也是商标保护的核心,商品通用名称本身不具有商标显著性,但经
学位
为有效保护投资者权益、维护金融市场秩序,金融机构需要履行的适当性义务作为一项法定义务应运而生,即金融机构要为适当的投资者匹配适当的金融产品、提供适当的金融服务。此前,我国对于该项义务的法律责任规定主要集中于行政责任领域,《九民纪要》及新《证券法》的颁布使得投资者的利益得到了民事责任领域的保障。金融机构违反适当性义务的行为可以视为对投资者的侵权,需承担相应的侵权责任。在涉适当性义务的民事诉讼案件中,
破产制度的产生建立了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机制,一方面有利于提高资产的利用效率,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另一方面也有利于保障债权人的债权利益。税收债权作为破产债权形式之一,基于其自身具备的特殊法律性质,加之税法与破产法制度尚存在若干冲突性规定,致使税收债权的相关法律问题成为目前阻碍破产清算程序有序推进的重要因素。本文在充分考量破产清算程序中各债权人之间的利益平衡基础之上,总结现阶段税法与破产法制度在相关问
学位
随着物联网信息技术和数据产业的蓬勃兴起,越来越多的人逐渐意识到数据所蕴含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治理功能。数据只有在流通中才能发挥其价值,在与其他数据结合、分析加工形成的数据产品才更具有预测和评估的效用。数据作为一项新兴的产物,有关数据的性质、归属等理论问题尚存争议,数据流通的法律规则亦不明晰,导致数据主体权益保障不充分,数据利用程度不高,有关数据的争议解决适用现有法律规则标准不一。本文将对现有理论观点、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