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首次制备了柴黄冻干粉针,柴黄冻干粉针是伞形科植物柴胡BupleurumChinese DC.的干燥根,经水蒸气蒸馏所得柴胡挥发油与黄芩提取物黄芩苷所制得的冻干粉针。根据柴胡注射液和双黄连冻干粉针的质量标准确定了柴黄冻干粉针的处方为柴胡挥发油3 g,原料药黄芩苷(>90%)20 g,羟丙基-β-环糊精100 g,葡萄糖75 g,注射用水加至800 mL,10%NaOH调pH在5.4~6.4范围内,搅拌使黄芩苷全部溶解,定容至1000 mL,分装成500支,冷冻干燥。用法用量暂定为静脉注射,成人每日注射1-2次,每次1支。本品每支含黄芩按黄芩苷(C21H18O11)计,为30~36 mg,每支含柴胡按正己酸(C6H12O2)计,为0.45~0.55 mg。建立了气相色谱法测定柴胡挥发油和柴黄冻干粉针中正己酸含量的方法,该方法灵敏度高,且辅料无干扰,本色谱条件下正己酸浓度在0.02~1.2 m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精密度、重现性、加样回收率RSD均小于5%(n=5)。本课题对不同产地的柴胡提取的柴胡挥发油进行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分离出近20个峰,鉴定出10多种化合物,其中1,1,4,7-四甲基-1a,2,3,4,4a,5,6,7b,-1H-环丙烷奠等成份为首次在柴胡挥发油中发现。所测得的柴胡挥发油主要有效成份之一正己酸的含量与本课题所建立的正己酸含量测定方法所测得的结果基本相符。完成了黄芩苷含量测定的方法学建立,该方法灵敏度较高,在建立的液相色谱条件下黄芩苷浓度在6~48μg/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精密度、重现性、加样回收率RSD均小于5%(n=5)。在冻干粉针制备的过程中首次以正己酸的含量为指标对柴胡挥发油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并设计了正交实验,得到提取柴胡挥发油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6、浸泡24 h、提取馏分600 mL。本课题以黄芩苷的含量为指标对黄芩苷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并设计了正交实验得到提取黄芩苷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10,提取时间90 min,煎煮3次。本课题还首次以正己酸的含量和黄芩苷的含量为指标对冻干粉针进行了成品检验以及稳定性考察,结果表明按本课题的制备工艺所制得的冻干粉针成品检验以及稳定性考察的各项指标均合格。以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法验证了柴黄冻干粉针和正己酸均有较好的抗炎效果,实验中还确立了氢化可的松的最佳起效时间和二甲苯致炎的最佳时间,并通过实验验证了改进的致炎剂二甲苯涂布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