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河州在上古神话传说及早期的文献记载中,一直是藏缅语民族生存繁衍发展的地区。公元7世纪左右,吐蕃王朝兴起并开始东向发展与唐王朝相遇并长期对峙于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的交错地带,河州作为交错地带的重要部分一度为吐蕃人占据,成为“安多马区((?))”的一部分。藏语中“噶曲((?))”即指“河州”。吐蕃军队留居于此,在此地建立吐蕃人的社会组织形式,其所信仰的佛教亦传入河州地区。在此后的历史发展中,尤其是元、明两代,藏传佛教在河州得到很好的传播,河州地区的藏民部落及宗教上层一直是中央王朝与西藏联系的桥梁。清中期开始,穆斯林群体开始表达其政治诉求时成为河州地区不可被忽视的力量,直到同治回民事件将这种政治诉求上升到暴力斗争时,河州地区生活的其他群体亦卷入战争之中,据笔者调研发现,基本上是所有的藏传佛教寺院在战乱中受到毁灭性冲击。此后,河州在马家军阀的统治之下,伊斯兰教势影响逐渐增强。而今人对河州的藏传佛教及寺院却未给予关注。本文以河州一地的历史地理、多元宗教信仰等为历史背景,调查目前临夏回族自治州现存的153座藏传佛教寺院中的30多座,以期阐明河州地区由于政治博弈所产生的宗教、文化等方面的变迁,论述目前藏传佛教寺院的分布及其特点,藏传佛教信仰群体的变化导致的藏传佛教传播情况的变化,以及现在整个河州地区藏传佛教的现状。本文从结构上分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和背景论述,绪论主要叙述选题缘由、意义及研究综述,背景论述则从河州的历史地理、语言、宗教等方面说明河州藏传文明的历史底蕴尤其是藏传佛教的传播历史:第二部分将整个河州以山脉河流分界,分章介绍笔者2014年8月-11月间对临夏一市、六县分布着藏传佛教寺院地区的实地调研,总结藏传佛教寺院沿着河流山脉、在汉人聚居地区广泛分布的特点。此外,对于历史和现实中对河州地区藏传佛教弘法产生重大影响的四位活佛做一介绍:第三部分叙述目前藏传佛教在河州多元宗教格局中的现状及之后依旧以融合当地文化于一体的发展趋势。从历史的梳理和现状的调查中,我们可知:藏传佛教寺院的传承具有极强的稳定性;本地汉人出家为藏传佛教僧人,以家族性传承延续着藏传佛教在临夏地区的传播;寺院管理委员会与僧人的关系直接影响着寺院在一村落的生存和发展;“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民族发展愿景需要政府相关部门对各宗教持一视同仁、公平公正的态度,切实执行我国的相关民族宗教政策,积极引导地方民众对待异于自己的宗教及文化时宽容相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