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党的十八大六中全会的闭幕,2016年11月下发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中,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学校体育,强化学校体育是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对于促进教育现代化、建设健康中国,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高中生正处在生理和心理发育阶段,生理和心理上发育不成熟,自我保护意识比较差,活泼好动是现阶段大部分中学生的特点,随着我国阳光体育、终身体育等体育活动的全面开展,中学生在参与体育活动的人数、次数、项目上有了不同程度的增加,因此,在体育活动中出现运动损伤的发生率也随之增加,体育运动损伤不仅对于自身的生活学习产生众多不良的影响,同样的也会对学生自我身心健康发展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本文的研究目的,是对东营市重点高中学生进行体育课中发生运动损伤具体调查,通过对出现运动损伤的具体状况分析,发现高中群体运动损伤产生的几率和特点,达到减少学校、家长以及学生自身对运动损伤的恐惧心理,增加学生运动的积极性的目的,为有效预防和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寻找依据。本文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东营市五所具有代表意义的高中进行实地调查问卷,针对高中生体育课中出现运动损伤的现状特征及致伤原因等方面进行调查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东营市高中体育课堂运动损伤的发生概率为26.48%,受到运动损伤的人群以男生为主,主要受损伤表现形式以皮肤擦伤、肌肉拉伤、关节韧带拉伤为主,主要受伤部位变现为腕部或者手部、脚踝、膝关节、大腿。(2)东营市高中体育课堂运动损伤的发生与个体身体健康状态、年级、性别、每周参与课外活动时间次数以及准备活动程度等因素具有较强的联系性。(3)东营市高中体育课堂运动损伤发生的项目之间有不同的差异,田径与篮球是作为中学生最喜欢,同时也是体育课以及课外体育活动中开展人群较为集中的两个项目,发生体育运动损伤相对其他的运动项目来说概率较大。(4)东营市高中体育课堂运动损伤致因中,在对调查对象产生体育运动损伤各种致因得研究分析中,共存在六种不同类型的因素,包括自身原因、心理原因、组织安排原因、环境因素、技术原因以及其他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