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城镇群空间格局研究

来源 :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wei483325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城镇化的不断发展,城镇在地表空间上己经逐渐趋于群体化。这种群体化的城镇密集区域,在多种复合联系基础上形成以中心城市为核心,主次序列、分工协作特征突出的城镇有机系统~城镇群。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世界格局处于又一个调整和重组的变动阶段,我国发展也进入新的战略阶段,城镇群这一“全球化地域”成为国家参与国际竞争的主要空间载体。京津冀城镇群作为国家战略转型的重要区域,其未来发展备受关注。 京津冀城镇群作为大国首都地区,在历史上均以发挥政治和文化影响力为主,因此以首都为纲的区域政策思想导致区域两极分化、水平悬殊的区域格局。但因为拥有众多关系国家发展的战略性资源,使得京津冀必然要从保障政治稳定的后方走向新一轮改革与发展的前沿,其经济职能将强于以往任何时期,这使得京津冀城镇群的传统格局面临严峻挑战。 本文在京津冀城镇群发展条件分析的基础上,以区域和空间结构理论为指导,采用比较分析、系统分析等研究方法,研究分析了京津冀城镇群空间格局的特征和空间拓展情况,揭示其传统格局的问题:(1)职能构架断层,结构性中间层级缺失,而作为唯一中间层级城市的天津又由于区位限制无法起到承上启下的关键性作用;(2)发展面临困境,北京虽有发达的高端服务职能但缺乏国际物流运作能力,而缺乏国际资金和信息运作能力将严重制约天津的产业组织能力,更为严重的是,京津双核间竞争大于协作,海港与空港资源的割据最终导致区域核心竞争力的下降;(3)服务能力层级落差大,与长三角地区不同,京津冀内部不同层级的城市职能差异在于关键性职能(基本生产和生活服务)的有无,这种失衡的公共服务资源分布将进一步拉大区域内部城市间的差距;(4)传统格局调整异常困难,京津冀城镇群的功能组织方式始终是以首都为纲,造成了该区域发展过程中内部差距的逐渐增大,以致到目前仅仅通过市场机制的自发校正和地方政府的单方努力来实现区域格局的调整已经非常困难。因此打破原有格局,建立一个能实现资源合理配置和产业高效组织的网络,正是京津冀两市一省突破发展瓶颈、实现历史性飞跃的关键。从城市割据走向区域联动,从过度分化走向整体提升是该区域发展的必然选择。
其他文献
在媒体竞争百舸争流的时代,金鹰卡通收视凭什么能居全国卫视前6?在节目竞争空前同质化的今天,凭什么让千万个家庭守候?在儿童节目千篇一律的时代,孩子的节目凭什么而风靡?一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核心--人地关系地域系统,除了考虑空间和时间外,还要从自然和人文两个方面建立系统的变量识别指标加以分析。人文方面研究目前采用文化价值观、心理特征等方面
胡杨作为极端干旱区的最重要的森林资源,是黑河下游额济纳绿洲自然生态系统的主体,在维持生态安全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其生存状况同绿洲生态环境一样在逐步恶化。保护和恢
昆明市域地处云贵高原,云南省中北部,是云南最为发达的区域。区域中心城市昆明位于滇东高原中部,是云南省省会,西南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我国面向东盟的门户枢纽。深入研究昆明
在变电站自动化领域中,智能化电气的发展,特别是智能化开关、光电式互感器等机电一体化设备的出现,以及计算机高速网络在实时系统中的开发应用,为变电站所有信息的采集、传输
湖泊的形成与消失、扩张与收缩对生态环境演化和社会经济发展都有重要影响。由于受气候、生态环境和人类活动等因素的综合影响,湖泊水域范围的变化速度快、幅度大,对观测的频率
名特农产品因其悠久的历史、良好的社会效益、独特的品质,占据着广阔的市场,而具有很高的经济和社会价值。同时又因其产地的地域性,使生产规模和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受到局限,因此研
水土流失普遍的存在于全世界,无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水土流失。从总的趋势看,全球的水土流失还在向恶化的方向发展,十分严峻。在我国,大部分地区降水集中
中产阶级化(Gentrification)是西方国家再城市化过程中,伴随着城市中心区更新(复兴)的一种社会空间现象,但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社会流动与空间变迁过程,与之伴随的是社区物质条件
植被覆盖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分,对气候变化、土地利用变化等响应敏感,其形态和结构的变化会改变地表水热过程,进而影响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能量循环。在中国西南喀斯特地区,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