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会计盈余信息是财务报表公布的核心信息之一而被众多学者所关注,其中非经常性损益信息作为上市公司操纵盈余信息的一种主要途径更是成为广大研究者关注的焦点。中国证监会于1999年首次颁布了非经常性损益信息披露的相关规定,自此之后,中国证监会又分别于2001年、2004年、2007年、2008年四次对非经常性损益的披露与规范做出了修订。在2008年出台的有最新修订中规定,上市公司在编制公司定期报告、撰写股票发行的申报材料及招股说明书时,必须对非经常性损益的具体项目、发生金额以及相关的财务指标等做出充分披露。为了促使股票价格朝着有利于公司自身的方向发展,上市公司在披露“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这一指标时可能存在操纵的嫌疑。在我国证券市场上衡量上市公司对非经常性损益信息进行强制披露这一举措的利与弊,最终还是要依据非经常性损益信息的披露能否为广大投资者的决策提供真实有效的信息。十余年来,非经常性损益披露制度的执行情况是否和预期一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盈余信息是否更具有价值相关性?非经常性损益信息是否更易于作为盈余管理的手段?管理者更倾向于采用非经常损益中的哪些具体项目进行盈余管理?具体而言本文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导论,首先分析本文的研究背景,接着进一步阐述了本文的两个研究意义,同时介绍了论文的结构安排,以及本研究在理论和实践上可能的创新与不足。第二部分为文献综述,总结回顾了国内外对于非经常性损益信息的界定、披露以及对非经常性损益信息含量和价值相关性的规范研究以及实证研究,对比分析了国内外在非经常性损益研究领域的差异,找到本文的切入点,同时为下文提出理论支撑做好铺垫。第三部分为相关理论概述,首先讨论非经常性损益概念的界定,然后阐述会计盈余信息含量研究的决策有用性理论与市场有效理论,最后介绍会计盈余信息含量的研究维度和会计盈余信息的价值相关性。第四部分为现状与影响分析,详细分析了非经常性损益在我国上市公司中的披露现状,并针对非经常性损益披露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以及非经常性损益具体项目对披露情况的影响进行深入分析。第五部分为实证研究,根据相关理论和对非经常性损益披露的现状分析提出研究假设,作出模型设计,并对每股收益指标的信息含量和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每股收益指标的信息含量进行相关性分析,以及对非经常性损益的具体项目对管理层决策的影响和非经常性损益的盈余管理性进行了实证分析,最后得到本文的研究结论。第六部分为政策建议,在本文的研究结论及相关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向相关监管部门、会计准则制定者以及广大投资者就我国现有的非经常性损益信息披露制度有针对性地提出政策建议。最后结合本研究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遇到的困难,分析本文存在的不足,提出未来研究可能的发展方向。经过综合比较分析,本文得出以下结论:相对于宽口径的净利润,扣除了非经常性损益后的调整利润与公司价值的相关性更高;很难确定非经常性损益在盈余管理中更有优势的具体项目,非经常性损益是一种灵活的综合性的盈余管理手段;相对于权责发生制的操作性应计利润手段,非经常性损益是更为重要的扭亏为盈的手段。之前对此问题的研究并没有将信息含量的变化作为研究的重点,且研究的时间窗口期较短,收集的样本数据也大多是2006年以前的,随着2007年新会计准则的实施,有关非经常损益的披露出台了新的规定,先前的研究并不能反应新情况的变化。因此,本文将扩大样本范围,选取新准则实施以来近四年,即2007-2010年的样本进行较全面的实证检验,并分年度进行具体项目的研究,更加深入的讨论非经常性损益对盈余管理的影响,全面分析非经常性损益的披露效果,为改进相关披露的政策提供经验证据。最后,本文的研究仍有一些局限和难以尽善之处。研究方法的不同以及研究模型选择上的差异可能会导致研究结论的不同,文本对非经常性损益信息含量价值相关性研究中只是基于计价观下的实证研究而并没有在信息观和契约观下采用回报模型等进一步就非经常性损益信息的价值相关性进行实证研究。另外,在进行实证检验时对于盈余管理的界定上只局限在扭亏动机,并没有综合考虑利润平滑、“洗大澡”等情况,得出的结论可能会有样本选择偏差,可能成为影响说服力的潜在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