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基于云南省科技厅中医联合面上项目课题“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姚贞白用药规律研究”,项目编号:2018FF001-(061),通过使用“古今医案云平台-机构版(V2.3.3)”软件的数据挖掘分析,结合文献研究的方法,对已故云南著名老中医姚贞白的临床诊疗医案集《姚贞白医案》中的用药特点及组方配伍规律进行分析,深入挖掘姚贞白的组方用药规律及其体现的学术思想,以期有益于传承名医思想经验,并能指导中医临床。方法:将《姚贞白医案》中的病案整理并录入“古今医案云平台-机构版(V2.3.3)”,借助该软件的频次统计、关联规则分析、聚类分析、复杂网络分析,结合文献研究方法,系统总结姚贞白组方用药的规律和学术思想。结果:提取《姚贞白医案》中四诊信息和方药记录完整的医案共99案,334诊次,中药处方335个,中药共计399味,进行证型分布、用药规律的数据挖掘分析,并以证类方,基于统计分析得到的证型,以高频证型分类开展进一步数据挖掘,得到不同证型下的数据挖掘研究报告。对《姚贞白医案》一书所载99案335首方剂进行数据分析。提炼、规范化并统计得到医案证型131种,其中频次在20以上的高频证型有气血两虚证、血虚证、肝郁脾虚证、脾阳虚证、湿证、气滞证、痰证、积滞证、血瘀证,共计得到9种高频证型。得出《姚贞白医案》使用频次在40次以上的药物有19种。高频药性为平、温。高频药味为甘、辛、苦。关联规则分析得到11个药对。复杂网络分析得出组合:当归、炒白芍、茯苓、茯神、陈皮、大枣、甘草、地黄、麦冬。层次聚类分析得到4组药物聚类,一组:茯苓、陈皮、法半夏、大枣、附子、砂仁、白术;二组:炒白芍、茯神、当归、川芎、桑寄生;三组:地黄、牡丹皮;四组:炒鸡内金、木香。对《姚贞白医案》气血两虚证的53首方剂进行数据分析,得出姚贞白先生治疗气血两虚证使用频次在15次以上的药物有11种。高频药性为温、平。高频药味为甘、辛、苦。关联规则分析得到7个药对。复杂网络分析得出组合:当归、炒白芍、茯神、炙甘草、大枣、甘草、黄芪。层次聚类分析得到3组聚类,一组:大枣、炙甘草、茯苓、白术、砂仁;二组:当归、炒白芍;三组:茯神、黄芪、甘草、桑寄生。对《姚贞白医案》血虚证的26首方剂进行数据分析,得出姚贞白先生治疗气血两虚证使用频次在8次以上的药物有8种。高频药性为平、温。高频药味为甘、辛、苦,关联规则分析得到6个药对。复杂网络分析得出核心组合:当归、炒白芍、茯神、甘草、麦冬、牡丹皮。层次聚类分析得到2组药物聚类,一组:当归、川芎;二组:炒白芍、茯神、甘草、麦冬、牡丹皮。对《姚贞白医案》肝郁脾虚证的23首方剂进行数据分析,得出姚贞白先生治疗气血两虚证使用频次在9次以上的药物有10种。高频药性为温、平。高频药味为甘、辛、苦。关联规则分析得到7个药对。复杂网络分析得出核心组合:当归、炒白芍、牡丹皮、川芎、醋柴胡、醋香附、甘草。层次聚类分析得到3组药物聚类,一组:炒白芍、大枣;二组:茯苓、砂仁:三组:醋柴胡、当归、川芎、醋香附。对《姚贞白医案》脾阳虚证的22首方剂进行数据分析,得出姚贞白先生治疗气血两虚证使用频次在5次以上的药物有15种。高频药性为温、平。高频药味为甘、辛、淡。关联规则分析得到8个药对。复杂网络分析得出核心组合:干姜、附子、甘草、肉桂、砂仁、茯苓、大枣、陈仓米。层次聚类分析得到4组药物聚类,一组:麸炒白术、法半夏、陈皮、炮姜;二组:附子、干姜、砂仁、大枣;三组:肉桂、丁香;四组:陈仓米、茯苓、党参。对《姚贞白医案》湿证的89首方剂进行数据分析,得出姚贞白先生治疗气血两虚证使用频次在15次以上的药物有14种。高频药性为温、平。高频药味为甘、辛、苦、淡。关联规则分析得到7个药对。复杂网络分析得出核心组合:茯苓、猪苓、陈皮、法半夏、木香、竹茹、炒鸡内金、大枣、甘草。层次聚类分析得到3组药物聚类,一组:茯苓、薏苡仁、竹茹、猪苓;二组:法半夏、大枣、陈皮、砂仁;三组:木香、炒鸡内金、炒白芍、当归、赤小豆。对《姚贞白医案》气滞证的86首方剂进行数据分析,得出姚贞白先生治疗气血两虚证使用频次在10次以上的药物有21种。高频药性为温、平。高频药味为甘、辛、苦。关联规则分析得到24个药对。复杂网络分析得出核心组合:当归、炒白芍、醋柴胡、醋香附、川芎、甘草。层次聚类分析得到4组聚类,一组:陈皮、法半夏、茯苓、木香、炒鸡内金;二组:茯神、竹茹、醋法半夏、麸炒枳实、醋郁金;三组:炒白芍、大枣、砂仁、北沙参;四组:醋柴胡、牡丹皮、丹参、当归、川芎、醋香附。对《姚贞白医案》痰证的36首方剂进行数据分析,得出姚贞白先生治疗气血两虚证使用频次在6次以上的药物有18种。高频药性为温、平。高频药味为甘、辛、苦。关联规则分析得到10个药对。复杂网络分析得出核心组合:陈皮、法半夏、竹茹、茯神、甘草、大枣。层次聚类分析得到4组药物聚类,一组:竹茹、牛黄、蛇胆;二组:麸炒枳壳、茯苓、苦杏仁、化橘红;三组:茯神、法半夏、大枣、生姜;四组:桑枝、木香、附子、代赭石、石菖蒲。对《姚贞白医案》积滞证的26首方剂进行数据分析,得出姚贞白先生治疗气血两虚证使用频次在5次以上的药物有18种。高频药性为温、平。高频药味为甘、辛、苦。关联规则分析得到8个药对。复杂网络分析得出核心组合:炒谷芽、炒麦芽、焦山楂、炒鸡内金、竹茹、茯苓、麸炒枳实、豆蔻、甘草。层次聚类分析得到2组药物聚类,一组:麸炒枳实、滑石、炒黄芩、炒黄连、木香、葛根、炒白芍;二组:炒厚朴、豆蔻、茯苓、炒鸡内金、竹茹、陈皮、藿香、焦山楂、炒麦芽、炒谷芽。对《姚贞白医案》血瘀证的21首方剂进行数据分析,得出姚贞白先生治疗气血两虚证使用频次在4次以上的药物有16种。高频药性为温、平。高频药味为甘、辛。关联规则分析得到9个药对。复杂网络分析得出核心组合:当归、川芎、醋香附、丹参、桑寄生、甘草。层次聚类分析得到4组药物聚类,一组:当归、川芎;二组:西红花、桃仁、童便;三组:丹参、三七、延胡索;四组:炒白芍、炒续断、牡丹皮、醋香附、醋柴胡。由于从《姚贞白医案》中记录得到的部分特色用药的数据量较少,仅使用数据挖掘技术难以将此类数据的规律呈现出来,故辅以文献研究进一步整理总结以作补充。通过文献研究,总结得出《姚贞白医案》数据挖掘结果未能体现但具有学术价值的用药特点:1.善用引经药,《姚贞白医案》中明确标示的引经药有葱白、薄荷、牛奶、童便;2.经验用药:“羊耳朵叶”、“空沙参”、“三七”、“侧柏炭、藕节炭、炮姜炭、棕榈炭”、“粳米、陈仓米、秫米、玉米”、“荷叶顶、竹茹”、“阿胶、艾叶”、“生蒲黄、蒲黄炭”、“桑寄生、续断”、“玄参、麦冬”、“牡丹皮、地骨皮”。结论:通过数据统计,利用“古今医案云平台-机构版(V2.3.3)”对《姚贞白医案》的99例医案,335首处方分别以气血两虚证、血虚证、肝郁脾虚证、脾阳虚证、湿证、气滞证、痰证、积滞证、血瘀证共计9种分类病机进行分析,得到用药频次、四气五味统计、关联规则分析等数据结果,结合中医学理论,加以人工分析,得出姚贞白先生的用药特点,总结学术思想,得到其中蕴含的学术特点:1.以阴阳气血为整体,处方气血阴阳兼顾;2.重视三焦气化原理,用药尤重调和中焦;3.三因制宜,用药灵活变通;4.用药平和轻简;5.善用引经药;6.妇科论治首重肝脾冲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