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艘名为“黑石号”的唐代沉船,是本课题研究的契机。
“黑石号”沉船的打捞震惊全世界,5000多件唐代长沙窑瓷器随之四海扬名。5000多件瓷器(占沉船打捞物中的绝大多数)充分证明了湖南长沙窑瓷器是唐代对外贸易的重要商品之一,可长沙窑既不如同时代越窑之“如玉似冰”,又不如邢窑之“类银似雪”,它是凭借何种优势在激烈的外销竞争中脱颖而出?答案就是唐代长沙窑一举首创了陶瓷釉下彩装饰,它凝结了中国传统艺术文化,体现了特有的湖湘特色,还融会了中、西亚民族风情。特有的釉下彩装饰正是它区别于“南青”、“北白”的最大优势。自此,陶瓷从唐以前注重釉色美转移到了注重彩绘装饰美。
这是一个里程碑式的转变,无论对于中国陶瓷史、中国绘画史以及中外交流史,其意义是深远的,其贡献是巨大的。即便是深眠海底千年,历史的尘埃也无法掩盖长沙窑釉下彩璀璨的光芒——我们将它称之为“不可淹没的瓷海明珠”是当之无愧的。
然,因为种种原因,长沙窑釉下彩装饰艺术未能被大众广泛地熟识和赏析,其知名度和美誉度都没有达到与之历史文化价值相匹配的程度,仍有很多人(其中不乏一些久居湖南的本土人士)不知该窑所在之处、釉下彩装饰为何物、有何意义,作为一名湖南人,这种深深的遗憾促使我坚定了让“瓷海明珠”浮出水面的决心。
本文以唐代政治、经济、文化为大背景,处处融合中国绘画史和中国陶瓷史,并结合现有出土文物和各类相关文献,在简要阐明长沙窑釉下彩装饰艺术的内容、形式、特征的基础上,对釉下彩装饰的风格成因进行了深入研究。与此同时,将长沙窑作为一民间艺术,与唐代文人艺术的相互关系进行了多角度探讨,进而凸显其主要美学特征,以达到笔者试图全面地、立体地研究长沙窑釉下彩装饰艺术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