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以来,两国关系虽然经历了风雨曲折,但是总体上不断向前发展,各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取得了巨大成就。如今,中日两国之间的年贸易总额已经扩大到3000亿美元,对于日本而言,中国已经成为其最大的贸易伙伴国;对于中国而言,日本则是仅次于美国排名第二的贸易伙伴国。邦交正常化初期,两国的全年人员往来仅为1万人次左右,现在已经增加至500万人次了。由此可见,中国和日本的相互依存关系正在不断加深,两国政府、民间、文化以及商务交流日益频繁开展,伴随今后中日关系的进一步深化发展,汉日·日汉口译的需求将会越来越大。因此,为了进一步提高译员的口译能力与中日跨文化交际能力,立足于实践的口译研究是不可或缺的。口译作为交际行为的一种形式,与语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并受到语境的制约。因此本研究以探析语境视角下汉日·日汉交替传译策略的使用及其效果为目的,分别从语言语境、情景语境、文化语境3个角度,对中日总理联合记者会等口译实例进行分析。通过考察,得出结论如下:首先,鉴于中日语言结构与语法的差异而经常采用的策略包括,为补充主语与句型而进行的加译,以及明确上下文关系,使译语的表达更为流畅自然而进行的接续词的加译;语序的调整;改变词性以实现自然表达的变通翻译等。另外,当原语很长难以整句翻译,或者原语虽然不长,但是直译后译语会变得冗长难解的情况下,为了便于听众理解,依据话语意义或句子结构进行分译也是一个重要的策略。其次,考虑到口译的情景因素,对于讲话者的口误或话语错误,可以利用省略或修正等策略进行应对;而扩充策略则可以有效地明确表述讲话者的言外之意,促进交际顺利进行。还有,适当地运用重复策略,可以达到强调重要内容或者唤起听众的注意等积极效果。最后,口译时需要注意中日两国的文化异同。如果想让听众感受到原汁原味的表达,可以采取异化策略,即译语不遵循目标语言国的文化和语言表达习惯,而最大限度保留原语的文化因素。相反,如果希望拉近与听众的距离引起共鸣,最好采用归化策略,即淡化甚至消除原语特有的文化或语言特点,使译语最大限度地符合目标语言国的文化和语言表达习惯。本论文将语境分为语言语境、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并分别论述了各语境下使用的口译策略及其效果。然而,实际口译中的各个语境绝对不是独立割裂的存在,而是语言因素、情景因素和文化因素相互交融的整体。因此,译者必须综合地看待口译中的语境,在充分考量语言、情景与文化等各种因素的基础上,选择最适合的策略。由于论文篇幅和撰写时间有限,加之中日交替传译的现场录音资料十分匮乏,所以本论文只对中日总理联合记者会等3个口译实例进行了探讨分析,因此结论的普遍性仍待进一步验证。另外,从语境的视角考察汉日·日汉同声传译的策略,并与交替传译进行对比研究在本论文中也未能涉及。这些都是笔者今后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