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灵魂与象征,与经济建设互为表里,为社会发展提供源源不竭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在国家“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明确了建成“文化强国”并显著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发展目标。公共文化服务是文化中最基础的组成部分,对促进我国新时代的高质量发展和文化强国目标的实现有重大作用。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坚定文化自信,全面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财政对公共文化服务的支出力度也不断增强。然而在财政收支“紧平衡”的当下,财政支出压力日益增加。在“互联网+”对各行业的冲击下,在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大背景下,本文以财政支出为视角,重点回答以下三个问题:公共文化服务财政支出效率的影响机理是什么,公共文化服务的财政支出效率究竟如何,财政支出结构和支出方式如何影响公共文化服务的财政支出效率。本文对公共文化服务的概念进行界定,公共文化服务是为满足公众整体文化需求,由政府主导、社会多方力量参与提供的服务或产品。在此定义下,本文立足于财政支出视角,建立了公共文化服务财政支出效率的理论分析框架,从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视角,对公共文化服务的财政支出效率进行理论和实证层面的分析。主要研究内容包括:第一,定义了公共文化服务在国家文化治理下的概念,分析了我国公共文化服务的定位和财政支出对公共文化服务的基础性支持作用。在界定公共文化服务财政支出效率定义的基础上,认为公共文化服务是具有正外部性的公共品,需要政府主导和财政支持,并匹配与之发展相适应的财政支出政策;同时,在委托代理理论和新公共管理理论下,有效的财政支出决策与执行是促进公共文化服务发展,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财政支出效率,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保障。构建了财政支出影响公共文化服务财政支出效率的机理模型,分别从总体框架、财政支出结构和财政支出方式三个维度分别进行机理分析。在供需理论的框架下,设计了基于内生增长模型的公共文化部门投入产出模型,从供需两个维度考虑政府的财政支出行为对公共文化服务财政支出效率的影响;分析并阐明了财政支出对公共文化服务财政支出效率产生影响的作用路径,分别从宏观层面的公共文化服务供需机制、微观层面部门内与部门间支出结构的竞争平衡和供给需求不同的财政支出方式可能引发的部门供给逻辑等方面进行分析。第二,梳理了公共文化服务财政支出制度的变迁历程,对公共文化服务财政支出效率的现状和当前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伴随我国文化体制的确立和改革过程,公共文化服务的财政支出制度变迁历程包括:财政的全额包揽阶段、差额尝试阶段、支出规模迅速增长阶段和支出提质增效阶段。伴随文化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配合各类财政支持政策,文化治理成为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财政支出对公共文化服务的影响取得良好的成效,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当前我国公共文化领域仍存在偏重财政支出规模,忽视财政支出效率;财政支出结构不均衡而带来的项目支出效率问题和财政支出方式惯性依赖,缺乏支出效率导向等问题。第三,设计了公共文化服务财政支出效率的综合指标体系。通过构建“投入—产出”指标框架,整体和部门相呼应,静态动态方法相结合,测算分析了公共文化服务财政支出效率。指标构建中,分别对应各公共文化部门的实际服务内容,设置相关投入与产出指标,建立公共文化服务财政支出效率指标体系。从整体上看,公共文化服务的财政支出效率各地均比较高,反映了我国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然而各地区间仍然存在差异。分区域上看,公共文化服务的财政支出效率大体上呈现出东部在相对较高资金投入水平上的较高效率,中部地区在较低投入下的较高效率,西部地区则表现为在相比以往更多资金投入下的财政支出效率递减。分部门来看,图书馆的财政支出效率最高,艺术表演团体的支出效率最低;随后从动态视角,运用Malmquist指数计算了各省公共文化服务财政支出的全要素生产率变动值,对三阶段DEA计算下的财政支出效率进行验证,一致表明各地区各部门的公共文化服务财政支出效率均有较大提升空间。第四,检验了财政支出结构和财政支出方式对公共文化服务财政支出效率的实际影响和机制路径。研究发现,项目支出对比基本支出占比较高的支出结构不利于整体公共文化服务财政支出效率的提升;分部门的研究证明,支出结构中项目支出过高对以公共图书馆和博物馆为代表的我国场馆类公共文化服务支出效率有明显抑制作用,主要原因是大规模、集中发生的项目支出未能与人员、管理等因素相匹配。在财政支出方式对公共文化服务财政支出效率影响的检验中发现,需求型的支出方式更有利于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的整体支出效率,划分地区检验后得出东部和西部地区的需求型财政支出方式能够明显促进支出效率的增加,但是中部地区在供不应求的供需关系下,可能对支出效率呈负向影响;在公共文化服务人力资本条件一般的地区,需求型支出方式更能够有效地促进公共文化服务的财政支出效率。以艺术部门为例的研究中发现,供给型支出方式对我国艺术表演团体的财政支出效率有明显负向影响,越依靠财政供给型拨款的艺术表演团体更容易以增加农村演出场次的方式获得财政资金支持,异化行为导致过度开发制度红利,既无益于公共文化服务的长期可持续发展,也既无益于公共文化服务财政支出效率的提升。第五,借鉴了美国、法国和日本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财政支出效率中的经验,具体介绍市场导向、国家主导和国家市场相融合下不的公共文化服务财政支出效率提升路径。美国“隐形之手”的多元共同发展,法国国家强力主导的“文化外交”和日本政府主管兼地域自治提升公共文化财政支出效率的经验对我国现阶段的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的提质增效大有裨益。我国国情下,发挥政府财政支出对文化品牌化的高效引导作用,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体系多元化的格局,采用直接支出、购买服务与面向消费者提供补贴等多形式的财政支出方式并加强支出绩效管理是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财政支出效率的有力措施。最后,提出有助于增进公共文化服务财政支出效率的政策建议。分别从目标导向完善我国公共文化服务的财政支出效率管理、实施公共文化领域的财政支出改革、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和转变财政支出方式等方面提出合理且可操作的政策建议。一方面,构建绩效目标、建立绩效评价管理体系和对绩效考评结果运用三个维度有针对性地对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财政支出使用效率提出建议。另一方面,优化部门支出结构,关注目标导向下的项目支出执行;对公共文化服务的财政供给型支出方式进行逐步改革,建立动态反馈的需求机制、匹配公众消费偏好、用好政府购买服务等支出方式,不断助力公共文化服务财政支出效率的提高。研究主要的贡献有三个方面:第一,构建了影响公共文化服务财政支出效率的机理模型,基于供需理论讨论财政支出对公共文化服务财政支出效率的影响;第二,明确了公共文化服务的定义和对应的财政支出范围,改进了公共文化服务财政支出效率测算的指标体系,优化了公共文化服务财政支出效率的测算结果;第三,分析了公共文化服务财政支出效率的影响因素和影响机制,分别从财政支出的宏观和微观层面层层递进、逐渐深入地探讨。伴随公共文化服务财政支出规模的扩大,只有匹配恰当的财政支出结构和适合的财政支出方式,真正从消费端需求侧满足公众的公共文化服务消费需求,才能在既定的财政支出规模下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的财政支出效率,促进全社会文化的繁荣发展。本文的研究涉及财政支出效率范畴和公共文化服务领域,基于公共文化服务的供需匹配,从文化体制改革过程中出现的典型财政支出问题入手,以提升财政支出效率为着力点,对实现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和均等化,以文化治理推动国家治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供政策建议。本文的研究结果回应了现阶段财政支出结构调整,“压、保”结合背景下财政支出提质增效,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政策导向,有利于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有利于培育有效的文化内需体系,有利于实现建成现代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