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刑事法律援助制度,是指在刑事诉讼过程中,依照法律规定为经济困难的或其他符合法定条件的案件当事人,提供免费法律服务的一项法律保障制度。“刑事法律援助是现代化法制国家必须承担须在立法上明确确定的一种国家责任,此已为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通过立法所确立,法律援助的国家责任性质也已经为许多国家所承认。”我国现行刑事法律援助制度自20世纪90年代建立以来,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努力,已获得了较快的发展。刑事法律援助在促进司法公正,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不断增强。但由于起步晚,我国的刑事法律援助制度在较快发展的同时,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不完善之处,实践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本文对我国的刑事法律援助制度、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和阐述,并结合地方政府法律援助机构的实践提出了几点完善的意见,以期对我国的刑事法律援助制度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有所裨益。全文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语。其中正文又分为:第一部分是刑事法律援助概述。先从基本理论入手阐述法律援助与刑事法律援助的内涵,然后是刑事法律援助制度在国外和我国的发展历程,再是刑事法律援助的代表性模式和我国相关探索实践,并对上海浦东模式进行了分析。第二部分是我国刑事法律援助的现状与问题分析。在对我国刑事法律援助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指出在我国刑事法律援助工作实践中已经存在了积极参与化解社会矛盾的发展趋势,然后分析了现阶段刑事法律援助工作的现实困境和上海浦东现阶段的主要瓶颈问题,为文章下一部分的进一步阐述做好铺垫。第三部分是我国刑事法律援助完善的途径。从两个方面进行完善,一是从立法的角度,建议通过在立法上提高刑事法律援助制度的地位,扩展刑事法律援助的范围和经济困难标准,对我国现行刑事法律援助制度进行立法完善。二是从司法实践的角度,通过完善刑事法律援助经费保障,加强刑事法律援助质量监管,对现行刑事法律援助制度进行实践改革。第四部分是上海浦东完善刑事法律援助工作的经验和设想。作为对第三部分完善途径讨论的补充,基于上海浦东的改革探索对未来刑事法律援助的完善具有参考价值,分两个层面将上海浦东近15年刑事法律援助实践经验进行分析,展现地方刑事法律援助工作的完善途径:一是实践层面行之有效的方法举措,二是先行先试的经验总结和最新的工作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