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是介于货币政策和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之间的中间变量,它是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运行产生影响的连接点。一般来说,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具有可测性、可控性和相关性特征。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是否正确直接关系到货币政策最终目标能否顺利实现。目前西方国家对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主要有利率、汇率、货币供应量以及通货膨胀目标制等。我国过去货币政策主要依靠信贷计划实施,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体制改革的进展,央行加强了市场工具的宏观调控。1998年央行取消了实行近五十年的贷款规模限制,正式把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这种选择适应了当时我国经济增长的要求,此后我国保持了良好的经济发展势头,并成功抵御了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但是随着经济和金融环境发生的变化,我国货币的内生性越来越明显,其可控性逐年下降。货币供应量是否继续适合作为我国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成为经济学界一直讨论的问题。2010年开始,该命题并出现了新的发展。2010年底央行提出“社会融资总量”的概念,2011年2月央行调查统计司司长盛松成发表《社会融资总量的内涵及实践意义》一文。该文对社会融资总量的内涵进行了解释,并第一次提出社会融资总量作为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命题。之后,经济学界对社会融资总量作为现阶段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可行性开始展开讨论。对于社会融资总量是否适合作为现阶段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存在赞同和反对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但是都是基于定性的分析,没有进行数量的检验。本文在对社会融资总量进行定量分析的基础上,探讨社会融资总量是否适合作为我国现阶段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经过分析我们发现,社会融资总量在可测性、可控性方面明显优于货币供应量,但是在相关性方面却弱于货币供应量。笔者认为,在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问题上,社会融资总量仅仅适合对货币供应量进行补充,并且这种补充在目前阶段也是必要的,但不适合单独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它的使用意义在于对货币供应量的可测性、可控性进行强化,是一种过渡,而利率也必将是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最终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