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的逐渐加重,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患者越来越多,而脊柱椎体压缩骨折是骨质疏松症的常见并发症。随着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与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 PKP)在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方面的应用日渐广泛,为许多患者解除了病痛,恢复了其生活自理能力。但患者骨质疏松的病理体质并未得到根本改变,其他椎体仍有再发椎体压缩骨折的风险。我们根据中国汉族人中的生理特点,在患者术后给予抗骨质疏松联合药物治疗,从根本上改善患者骨质疏松的病理体质,达到降低其脊柱椎体压缩骨折再发率的目的。目的骨质疏松性脊柱椎体压缩骨折患者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后,用药组给予抗骨质疏松联合药物治疗(鲑降钙素、阿仑膦酸钠、阿法骨化醇和钙剂四种药物联合,女性患者加用雷洛昔芬),对照组不给予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评价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及椎体压缩骨折再发情况的影响。数据来源2005年2月至2011年7月,在齐鲁医院骨一科(骨创科)就医并行椎体成形术(PVP)或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KP)的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患者86例。方法我们选择了一系列相关临床对照研究,这些研究针对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的患者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后这一特定临床时期,通过比较给予抗骨质疏松联合药物治疗患者和不给于抗骨质疏松药物患者的腰痛VAS评分、ODI评分、骨密度T值及椎体骨折再发率,评价联合药物治疗对患者术后恢复情况椎体及对压缩骨折再发率的影响,其随访时间均不少于6个月。通过临床对比研究,评价给予抗骨质疏松联合药物治疗的意义。结果术前及术后用药组与对照组的VAS评分、ODI评分及骨密度均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6个月两组的VAS评分、ODI评分及骨密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男性患者椎体压缩骨折的再发率没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女性患者的椎体压缩骨折再发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基于我们的分析,对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的患者行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或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KP)后,用药组相对于对照组可以降低患者的疼痛程度,改善脊柱功能及生活质量,增加患者的骨密度。用药组女性患者能够降低椎体压缩骨折的再发率。尽管抗骨质疏松联合药物治疗能够增加消化道并发症的发生率,但对于绝大多数来说,术后给予抗骨质疏松联合药物治疗无疑是更好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