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金融自由化进程不断推进。一方面,随着存款利率浮动上限的放开,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基本完成,商业银行以利差收入为主的传统盈利模式受到严重冲击;另一方面,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第三方支付、P2P网贷、众筹等新兴互联网金融业态的不断涌现,其跨业竞争以及对银行传统业务的逐步渗透进一步挤压了银行的生存空间,银行不得不考虑转型发展,寻求多元化的经营路径。近年来,为适应互联网金融新业态的冲击以及利率市场化改革带来的挑战,我国商业银行开始积极布局互联网金融业务,向互联网化转型,进入到互联网金融市场参与竞争。在发展的同时,银行的稳健性也受到较大的挑战,外部不确定性和内在脆弱性因素的增大,加剧了商业银行的经营压力。稳健的银行体系是金融稳定发展进而支持经济持续平稳增长的基础。因此考虑利率市场化和银行互联化对银行稳健性的影响,是银行面对激烈竞争、进行战略选择无法回避的问题。
当前国内外关于利率市场化、银行互联网化与商业银行稳健性相关性的研究结论不一,说法各异,这给银行实行互联网化战略、应对利率市场化冲击的发展道路带来了疑虑。因此,本文在相关研究理论的基础上,实证分析了利率市场化、银行互联网对银行稳健性的影响,并进一步探究二者之间的交互效应。以期对国内外现有的不同结论做出验证,并为深入研究银行稳健性的问题提供一定的借鉴。
本文以金融深化理论、金融创新理论、多元化经营理论以及金融脆弱性理论为基础,一方面从盈利能力、流动性、风险承担三个方面分析了利率市场化对银行稳健性的影响路径,另一方面从成本端、收入端和风险端三个方面分析了银行自身的互联网化对其稳健性的影响路径,并从理论上提出二者之间可能存在交互效应,共同对银行稳健性产生影响。然后通过选取以网上银行业务为代表的互联网化成果较显著的10家上市商业银行为样本,采用2011年第一季度到2018年第三季度的面板数据,选择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全样本和分类样本的回归估计。指标方面,基于国际评估体系和我国实情,从四个方面选取了七个细分指标,合成综合指数来衡量银行的稳健性水平;从存贷利差收窄的视角,采用净利差来反映银行层面的利率市场化水平;受数据影响,银行互联网化指数则以网上银行业务的发展水平来代替。此外还从银行微观层面和经济宏观层面选取了相应的控制变量来一起进行实证回归。为了保证结果的有效性,还采用替代指标变量来对模型的稳健性进行了检验,进一步验证了利率市场化、银行互联网化与银行稳健性之间的相关关系。
经过理论和实证研究,本文得到以下结论:第一,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存贷净利差进一步收窄,商业银行的稳健性会降低;第二,商业银行自身的互联网化在提高经营效率的同时,也会加剧经营风险,从而降低银行的稳健性;第三,利率市场化和银行互联网化对银行稳健性的影响存在交互效应。具体表现为,一方面利率市场化对银行稳健性的边际影响会随着银行互联网化程度的提高而下降,银行业务的互联网化会提高经营效率,拓宽盈利渠道,丰富收入来源,缓和因利率放开收入波动而带来的冲击;另一方面银行互联网化对稳健性的边际影响则会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而增大,利率市场化加剧了行业竞争,促使商业银行加速经营模式的转型,从而使得整个过程中的风险进一步积聚,不利于银行整体的稳健性。基于以上理论,本文提出商业银行应抓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契机,加大创新力度,协调好银行互联网化转型的战略实施,科学匹配创新产品和服务模式,优化产业结构,并利用好互联网技术,提高自身风险的识别和管控能力,减轻利率市场化与银行互联网化对银行稳健性的不良影响,增强其良性效应,综合提升自身稳健性。
本文从利率市场化改革对商业银行的外部冲击以及商业银行自身业务互联网化两个层面来分析银行稳健性受到的影响,并综合考察了二者可能存在的交互效应,具有一定的创新性。虽然本文的结论存在一定局限,但本文结合有关理论,就利率市场化、银行互联网化及银行稳健性之间的关系作了较为客观的阐述,对此类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当前国内外关于利率市场化、银行互联网化与商业银行稳健性相关性的研究结论不一,说法各异,这给银行实行互联网化战略、应对利率市场化冲击的发展道路带来了疑虑。因此,本文在相关研究理论的基础上,实证分析了利率市场化、银行互联网对银行稳健性的影响,并进一步探究二者之间的交互效应。以期对国内外现有的不同结论做出验证,并为深入研究银行稳健性的问题提供一定的借鉴。
本文以金融深化理论、金融创新理论、多元化经营理论以及金融脆弱性理论为基础,一方面从盈利能力、流动性、风险承担三个方面分析了利率市场化对银行稳健性的影响路径,另一方面从成本端、收入端和风险端三个方面分析了银行自身的互联网化对其稳健性的影响路径,并从理论上提出二者之间可能存在交互效应,共同对银行稳健性产生影响。然后通过选取以网上银行业务为代表的互联网化成果较显著的10家上市商业银行为样本,采用2011年第一季度到2018年第三季度的面板数据,选择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全样本和分类样本的回归估计。指标方面,基于国际评估体系和我国实情,从四个方面选取了七个细分指标,合成综合指数来衡量银行的稳健性水平;从存贷利差收窄的视角,采用净利差来反映银行层面的利率市场化水平;受数据影响,银行互联网化指数则以网上银行业务的发展水平来代替。此外还从银行微观层面和经济宏观层面选取了相应的控制变量来一起进行实证回归。为了保证结果的有效性,还采用替代指标变量来对模型的稳健性进行了检验,进一步验证了利率市场化、银行互联网化与银行稳健性之间的相关关系。
经过理论和实证研究,本文得到以下结论:第一,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存贷净利差进一步收窄,商业银行的稳健性会降低;第二,商业银行自身的互联网化在提高经营效率的同时,也会加剧经营风险,从而降低银行的稳健性;第三,利率市场化和银行互联网化对银行稳健性的影响存在交互效应。具体表现为,一方面利率市场化对银行稳健性的边际影响会随着银行互联网化程度的提高而下降,银行业务的互联网化会提高经营效率,拓宽盈利渠道,丰富收入来源,缓和因利率放开收入波动而带来的冲击;另一方面银行互联网化对稳健性的边际影响则会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而增大,利率市场化加剧了行业竞争,促使商业银行加速经营模式的转型,从而使得整个过程中的风险进一步积聚,不利于银行整体的稳健性。基于以上理论,本文提出商业银行应抓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契机,加大创新力度,协调好银行互联网化转型的战略实施,科学匹配创新产品和服务模式,优化产业结构,并利用好互联网技术,提高自身风险的识别和管控能力,减轻利率市场化与银行互联网化对银行稳健性的不良影响,增强其良性效应,综合提升自身稳健性。
本文从利率市场化改革对商业银行的外部冲击以及商业银行自身业务互联网化两个层面来分析银行稳健性受到的影响,并综合考察了二者可能存在的交互效应,具有一定的创新性。虽然本文的结论存在一定局限,但本文结合有关理论,就利率市场化、银行互联网化及银行稳健性之间的关系作了较为客观的阐述,对此类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